市面上開始有月餅上市,在海外的華人就知道又是一年過去了,「中秋節」一直是華人獨享的文化節慶,大家也就格外的珍错,除了應景的享用各式各樣的月餅,禮尚往來的相互致意,朋友之間竟也成為一種時尚,年復一年、朝而復始、怡然自得、不亦樂乎。 月到中秋分外圓 21日中午,法拉盛華人(工商)促進會(FCBA)一如既往,與所有勞苦功高的媒體記者共渡佳節,「綠豆椪」一直是我們喜愛的珍品,但必需是新鮮出爐的才可口。每年我們都會與特定餅店訂購,記者會前二個小時才送來,整盒月餅(四粒裝)都還是熱呼呼的。沒有人會把這盒月餅往外送,一定是留下獨自享用,它不含防腐劑也不油膩,除了入口即化、口齒留香,唯一剩下的是腦海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 再次競選連任的市議員顧雅明特別出席,一方面感謝大家的支持,他也謙卑的說:「在過去的日子中,挑戰我的人點出的缺點,並非全無道理,我將一本初衷,也懇請媒體記者協助我,提供寶貴的意見,讓我們一起在未來,共同為本區而奮鬥。」 我們也強調,法拉盛完全是華人努力共築具有文化特色的堡壘,愛惜這份得來不易的成果,大家都有責任來協助市議員一起打拼。 我們從顧議員的言語中,更加肯定「漢學」在海外善加以運用的可貴,這是主流社會民意代表所欠缺的,它必須是正道的,且要切忌旁門左道,否則就容易變成「投機取巧」。 彰顯於清朝中葉的傳統漢學(Han Studies),相對於宋學而言,偏重考據研究。另一意為18世紀以後產生於歐洲的西方漢學(Sinology),內容包括有關中國的歷史、學術、文化和社會等研究,不限於考據。 西方漢學的產生和發展,同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有聯繫,又與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的普遍發展相關聯。一般認為,漢學萌芽於16至17世紀,由來華的傳教士著述,其後傳統漢學和西方漢學在觀念、方法上有所借鑒和汲取,但並未渾然一體。(這也間接的證實了,我們在故鄉讀中文系,到了海外多年,中文絕對好過於英文的人,能夠有一席發揮之地。 反過來,主流社會或於此出生的第二代,雖然在大學可能修中文,本質上卻永遠差一截,因為他們懂的永遠是皮毛,只是文字與口語,卻不解歷史與文化的精萃。) 記者會最後,大家也為最近發生在我們鄰近地區的天災人禍祈福,畢竟我們生活在「紐約」這寶地,比起其他地方,我們實在應該慶幸自己能夠平安的仍然為生活而奮鬥,更要理解,今天世界上有很多地區的人們,想要安穩的過一個寧靜的生活,卻不可得,如果我們不能夠「惜福」,就變成是「活在福中不知福」的俗人了。 尊重生命 18日凌晨就在法拉盛華人密集的鬧區,在緬街夾北方大道發生了一起大車禍,一輛(Pahlia)公司的旅遊巴士與正在右轉的(Q20)公交巴士相撞,巴士並直接撞進街角的炸雞店,造成整個街道,被警檢人員封鎖,轄區109分局局長(Harrison)一早即用短訊傳發生事故給我們,不到8點,我們立即在華人網絡(Wechat、Line)把消息傳出,提醒可能經過該地區的同胞改道。 10點左右我們趕到現場,整個地區已被封鎖,禁止行人出入。由於長期參與社區工作,得以順利進入到現場,映入眼簾的是慘不忍睹的畫面,據說仍有屍體被撞在巴士與炸雞店牆的夾縫中。警方表示,清晨6時15分,旅遊巴士從(Van Wyck Expressway)向東急駛入北方大道,在緬街路口撞向已右轉至北方大道的公交巴士,使公交車整個車頭掉頭,旅遊巴士隨後直接撞進路邊的(Kennedy Pizza & Chicken)以及一家華人經營的(T-Mobile)手機店。 有一68歲的行人(Henry Wdowiak)當場死亡,旅遊巴士司機49歲的華人蒙雷曼和公交巴士的一名55歲乘客(Gregory Wiljefors)則因受重傷,在被送到附近醫院後宣布死亡。整個交通事件造成3人死亡,16人受傷,其中有6人仍在搶救,狀況相當危急。我們在現場看到的是旅遊巴士的車頭全部被撞掉,車身玻璃破裂,車體損壞非常嚴重。現場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各相關單位的檢警人員,加上媒體記者,氣氛非常嚴肅。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是重要交通案件的聯邦全國交通安全委員會,於(19日)召開記者會,委員會初步調查斷定(Dahlia)旅遊巴士司機超速,根據現場監控錄像,該巴士在限速30哩的路段,竟以每小時近60哩的速度追尾撞上公交巴士,再直接撞上街邊的商店。目前委員會已從紐約市警取得該巴士的行車儀器、GPS進行調查,將會做樣本分析,調查肇禍的司機是否有受藥物或酒精影響,也會調查是否有疲勞駕駛。(目前得知該旅遊巴士僅使用2年仍屬於新車。) 市議員顧雅明也於19日上午10時在事故現場召開記者會,市議會交通委員會主席(Ydanis)、紐約市主計長(Scott Stringer)、筆者代表社區應邀出席。民選官員與民意代表都沉重的表示,對車禍災難者與家屬的哀悼,並表示願對商家提供協助,(Ydains)更表示,由於肇事司機在過去有不良的駕駛記錄,對僱用他的大巴旅遊公司加以讉責,並表示將會從市議員會施壓給市交通局,以後在核發巴士公司執照,要處理嚴謹。 我們在發言時,除了特別感謝市主計長與市議會交通委員會主席的到來表達關心,並語重心長的說:「法拉盛的商業發展迅速,人口劇增都使我們措手不及,但從稅收的金額上,給州、市政府很多的貢獻,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要撥更多的經費加強本區的交通基礎建設。另一方面,我們將會在顧雅明的領導下,加強督導行人遵守交通號誌,也會要求巴士公司未來在僱用司機上,要加強安全考核。」 這二天各式各樣的傳言,不斷在華人社區發酵,除了表示肇事司機是個好父親與丈夫之外,什麼機械故障,什麼司機厭生自殺,聽得我們頭皮發麻。我們想提醒華人的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旅遊巴士不減速直奔事故,相關單位已在調查,不需我們妄加揣測。但有一點,我們要提醒大家,雖然肇事司機是越南華人,但請大家想想,另二位被害六十多歲的人,一個是走在街上,一個是坐在巴士上,還有受傷仍在醫院搶救的人,他們又招誰惹誰了?(「尊重生命」並不僅僅對華人有意義。) 一場嚴重的車禍,對任何家庭都是沉重的打擊,誰願意遭逢厄運之重創?警方也不願意將噩耗告訴受難者的親人,尤其是萬一死者有相依為命的另一半,在生命中也許一方先走,對另一方都是一種「崩潰」。大家可有想到,死者都已六十多歲的人,如果生前是一個極度被另一個人所依賴,很可能造成活著的人要說:「要是你撇下我,我只好和你一起去了。」這一堵悲觀推不動的厚牆,是由我們華人司機不小心造成的,大家又如何無視於這個現實? 華人在美國要得到該有的「尊重」,大家都要能明白一個簡單不過的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肯去面對自己的缺失,不能老是把「情理法」順序亂擺,凡事用逃避的方式,使思維永遠原地踏步,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更容易被誤解為,華人不守法律、愚昧、無知、不明事理,別忘了祖先所謂華人是「禮義之邦」的含義。(原諒我的提醒,我們不能成就表裏不一、言行不一致,最終導致自我傷害的共業,然後輪迴下去。果真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我們拿什麼來教育華人文化給下一代?) 日食亂象何時了 墨西哥19日又發生7.1級強烈地震,多個州傳出災情,許多建築物被夷為平地,大批民眾驚慌湧向街頭,目前地震導致全國400萬人斷電。地震發生之時,恰逢墨西哥舉行紀念1985年大地震32周年紀念日,慶祝結束不到一個小時,地震就來同慶,數分鐘市中心已是一片斷垣殘壁、煙塵滿布景象,至少已有248人喪生。 外界懷疑連續兩次地震是否有關聯?據地震專家表示,雖然相隔不到兩周,地震可能沒有任何關聯,因為兩地相距650公里,一般而言,多數的餘震都發生在震中100公里之內。由於地震頻發,墨西哥新蓋建築物均被要求能夠抵抗8級地震,且墨西哥政府還規定地震監測機構在沿海設立觀測站,及時發布地震預警。學校和辦公機構經常組織疏散演練,希望地震來時民眾能夠冷靜、有序。(事實上,狀況來時,情況難以掌控。) 大多數宗教和道德團體都為了啟發人們內心的平靜,認為自私是人類的大問題,這也使得群眾在面臨災難時,只顧著逃命,卻往往忽略了,相互踐踏比災難更可怕。20世紀中葉,(Carl Rogers)等人則致力於自我的解放和擴展,其所帶來的自尊運動與人文心理學,至今仍然有其影響力。(倘若面對生死關頭,人能保有一定的自尊,反倒可能從容以對,避災解難。) 墨西哥此次地震之所以破壞嚴重,除了震級較高、墨西哥城的地理特質與眾不同外,地震波及的城市缺乏規劃和管理也是重要原因。墨西哥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東部以及太平洋、北美洲、加勒比等多個板塊的交匯處,為全世界主要的地震高發區之一。境內第二高峰「煙峰」火山(Popocatepetl)噴出大量火山灰,目前當局正擔憂火山可能進一步爆發。(常常人們為了怕傷害別人,有可能說出社會謊言,但我們卻認為,社會能誠實的告知真相,反而是一種善意。) 颶風「瑪莉亞」橫掃波多黎各與多明尼加之後,又將魔掌伸向了巴哈馬及特克斯與(Turks and Caicos Islands)。受到「瑪莉亞」摧殘,波多黎各滿目瘡痍,可能未來數月都不能恢復供電,它在該地肆虐期間,短短24小時內為島上帶來40吋降雨。 總督Ricardo Rossell形容,這是本世紀甚至是進入現代以來最嚴重的風災,供電系統更是「基本全毀」。(這個早已宣布破產的政府,將如何來面對屋漏又偏逢連夜雨?早幾年波多黎各人在街頭尋求獨立,紐約人並不少見。不過波多黎各人勇於投票,在紐約出現了不少政客,這一場災難,紐約州、市長與政客都愛心十足,紛紛的組織援助。希望有一天華人也能凝聚更多的選票,萬一兩岸三地有什麼事,也能讓政客們忙一會,充分的表現關懷,這才叫人心曠神怡一回。) 結語 最近有朋友說,自從日食現象以後,筆者常在字裡行間講「因果」,是不是將來想要「傳教」?我說:「如果能夠如此,那是我的福氣,勸人行善,心繫人溺己溺,定會淨化人間,不會使社會中充滿爾虞我詐的似是而非,至少使華人減少在海外,彼此欺騙、自相殘殺。」人生的冷暖取決於心靈的溫度,哭給自己聽,笑給別人看,這就是「人生」,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另一個讓我不斷提醒大家「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原因,是我看到境現前的事故,四名年輕的美國女生17日在法國馬賽市的一個火車站被人潑酸,其中2名只有20歲的女孩,其中一人恐部份失明。潑酸女子是41歲有竊盜前科,犯案時並沒有發表涉及極端主義的言辭,也沒有以國籍決定施襲目標,只是找離她最近的人行凶。該女凶嫌臉上有燒傷痕跡,可能之前有遭人潑酸。(如果四名到法國馬賽遊玩的年輕女生,其中有一人是我們的女兒,請問我們做何感想?) 境界無上限,道德有底線,有了一種平靜對待一切的氣度,遇到災難時寧靜以對,多行仁義自會遊刃有餘。 關於作者 杜彼得,自由作家、資深媒體人、節目主持人、紐約華人社區僑領、紐約法拉盛華人(工商)促進會總幹事。 […]

紐約市議員顧雅明,週一聯同紐約市警109分局局長哈里森(DI. Judith Harrison)與近二十名法拉盛商會代表、超市及小商店老闆會面,討論小商戶遇上偷竊、搶劫等案件時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及權益,並藉此與移民社區商戶建立直接溝通渠道。哈里森承諾加強語言服務,向商戶派發中、韓雙語防止犯罪,又邀請了社區領袖參與培訓新警員,提高紐約市警對移民社區需求的敏感度。 市議員顧雅明表示,自己移民來美後第一份工作就是於小商店內工作,因此非常明白小商戶每天面對的挑戰。法拉盛許多移民都是從擺地攤開始,變成今日的商店業主,目前市中心有超過133間零售店、超市及銀行,但許多小商戶都未有聘請保安,也沒有安裝保安監視器,在面對偷竊、搶劫、信用卡詐騙等案件時,無法有效保障自己,因此希望透過今日與109分局會面,讓移民小商戶與109分局建立一個直接溝通的平台,了解應在什麼情況下舉報,及如何向警方舉報。 109分局局長哈里森向與會民眾介紹了其社區事務官歐唐納(Kevin O’donnell)、黃凌欽,社區警察(NCO)Colleen Quinn、沙展Pila及防止罪案組Anthony Loverme。109分局於會上重演了近期4件常見的偷竊案,哈里森局長多次重申109分局非常重視小商戶的安全,會議目標在於與商戶直接對話,了解他們的關注。她表示,已增加法拉盛市中心的警力,其中包括調配更多「打擊罪案小組」便衣前往商店,打擊扒手及偷竊案。 哈里森又承諾加強語言服務,過去一個月自己帶領社區事務官拜訪法拉盛的商戶,未來將與商會代表再進行另一次的外展活動。她鼓勵商戶如能負擔費用,最好安裝監視器,以及聘用保安。 哈里森指,近期超市出現了「扒手黨」,先由同黨向受害人身上潑咖啡,分散並注意力,然後再取走受害人的錢包。歐唐納及Anthony Loverme表示,將針對此向超市派發中、韓雙語防止犯罪海報,未來將邀請更多社區領袖及商會代表培訓新的警員,令他們更了解移民社區事務。 哈里森也呼籲商戶如遇上偷竊、搶劫案,為安全起見,不要嘗試攔截疑犯,應立即致電911,提供疑犯的特徵,讓警方進行追捕。如商戶經常遇上某類案件,也可透過商會向社區事務組反映。她指出,在紐約法例下,疑犯需持有未付款的貨品越過付款點(Point of sale)並正在離開商店,才構成偷竊。 法拉盛商改區執行總監余鈿崧、共同主席莊振輝、李德怡,華商會總幹事杜彼得、大法拉盛商會執行總監崔容準、友聯街商會執行總監Ikhwan Rim,及中美超市、J-Mart代表出席了會議。 資料來源:紐約市議員顧雅明辦公室

今年大概受國際情勢的演變及美國總統大選的影響,每一個生活在美國的華人,由於關心未來的何去何從,多少有點不知今夕何夕?對自己的年齡逐漸迷惑,因為不知來年的退休年齡應該是幾歲?政府還有足夠的銀兩去支付社會福利嗎?若不是享用「綠豆椪」的月餅,還真感覺不到9月15日是華人的中秋節。(也許只有我這習慣憂國憂民的蠢貨才會如此,別人可能仍然樂賞明月幾時有,無慮!) 期待能撥雲見日 25日有媒體詢問,對即將舉行的第一次總統辯論有什麼期待嗎?我一時猶豫了,不知如何該準確來回答這個問題,畢竟人的內心不單純又矛盾,常常對人物的追尋上存在著「偶像」,而最可怕的是偶像往往若不是天使就成了魔鬼,更何況是與美國國運息息相關的總統。天使叫人向右走,魔鬼卻誘使你向左走,面對人生交叉點,在今天有那一個美國人不天人交戰不知如何取捨? 告訴記者小兄弟的說詞經過再三思考,我非常從容的說:「以個人對美國選舉的了解,第一場辯論通常會打煙霧彈,來個先禮後兵,一直到最後一場,才會在經過再三修正後,什麼飛機、大砲、航空母艦紛紛出籠,準備決一死戰。因此,不會在第一場辯論去詳細聽兩造在政策面上,會端出什麼值得注意的牛肉來。」 但是我想看的是,到底這二個令全美國跟著瘋狂的參選人,何者更具有「帝王之相」。從理性上;目前仍無法找到真正的平衡點,倒不如從中華文化加以活用,帝王將相肯定會有個長法,不可能每個帝王都其貌不揚。(同時也想看兩人在說話的舉手投足間,誰更像小丑,將來畢竟是要代表U.S.A.)另一個我想看的是;喜來莉的健康狀況,她到底有沒有體力去代表民主黨參選?(這和筆者是民主黨的身份有關,因前一段時間,個人幾乎忘了黨派,非常享受川普用其獨特表達方式,把共和黨的菁英殺的片甲不留。) 大概人都會有先入為主的通病,尤其是歐巴馬總統執政這8年,在前4年,為了白人政客不停的給他穿小鞋,甚至懷疑他的出生,使我們在撰文或廣播中,不斷的為歐巴馬叫屈。但第二任期開始,在警察與犯罪之間的衝突不斷,凶嫌大部份都是以非洲裔居多,深深的發現歐巴馬在事後發表評論時,常常失去了「總統」的高度,加上他在外交政策上的詭異,更使的美國進退無據,去年開始我們不只一次認為,歐巴馬造就了「川普現象」。(川普直接了當的大刀砍向歐巴馬,直接打敗了那些斯文有餘、游刃不足的共和黨人。) 如果不是美國人已無奈到極限,驕傲的人不少,但像川普這般口出狂言面不改色的人,不可能為美國社會所接受與青睞。事實上在過去爭取共和黨參選人時,從來沒有人把「狂人」的妄語、囂張嘴臉當回事,甚至不少共和黨的大佬都斬丁斷鐵的表明,不會讓此君上台,而現在又不得不舉起他的手,尷尬的表示支持。(這個過程若拍成電影,片名非「上帝也瘋狂」莫屬) 喜來莉背負著歐巴馬執政8年的包袱,加上她自己創造的「班加西事件」與「郵電門」,都使她面臨內外夾擊,而此時柯林頓的風流韻事與不甘寂寞的韋納「內褲門」,都對她造成重創,能撐到今天,我們不能不佩服她有堅強的毅力。早之前,大部份與我比較相近的友人,大家都抱著不願見美國繼續維持現狀,寧可用賭一把的心態,來面對這場總統大選。一直到喜來莉在紀念911時倒下,卻又堅決不退選並參加辯論,才使我們決定重新考慮。(如果喜來莉在辯論時健康無恙,我們願以公平的心情去聆聽這場世紀之辯,希望撥雲見日,重新調整自己的態度,為了美國,更為了華人第二代,我們會充份考慮該扮演的角色。) 世紀之戰8千萬人觀賞創記錄 美國首場總統大選辯論26日如期在紐約長島納蘇縣的霍夫特斯拉(Hofstra)大學舉行,川普與喜來莉在隔空較量一年以後,終於面對面展開真槍實彈的辯論。綜觀整場辯論,喜來莉不只是健康無憂,以資深政治家的沉穩,注重每一個細節和具體政策來回答主持人的問題,就像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職業球員從容不迫。反觀原本還彬彬有禮的川普,不到10分鐘就處處失態,尤其是該強硬的時候反而軟弱,該斯文的時候又突槌,氣燥頻頻插話,雖然不失球員的範,卻勉強只能成為「校隊」。(校隊球員與職業球員玩球,勝負已成定局。) 我們最納悶的是,雙方的競選團隊都是一流的,不會不了解該為主子充份準備好這場辯論。尤其是喜來莉911之後把健康狀況導成政治議題,川普本該趁勝而追,才10多天的光景,他本來完全佔在有利的位置,只要能把握住辯論的主動,他完全可以在第一場辯論就將喜來莉的民調抛得很遠。誰知,喜來莉以哀兵之姿態,充份的沙盤推演了這場辯論,且連如何激怒川普的細節都考慮到了,而川普的議題失準,以空洞之詞搪塞,竟使喜來莉處處得分。(難道這是美國國運,或許是美國人的宿命,必須聚精會神繼續往下的辯論關注下去。) 喜來莉長於事實背誦與法律,外交言語的運用,雖然不至於出現錯誤陳述,但是她的說話與肢體語言又常帶笑容,完全是老練的政客,唯一的是怕會和群眾產生距離感。(但她的機智反應已使大家對她健康放心,這才是她的重中之重)川普擅於打亂仗的技倆,面對共和黨多人同台辯論,他常把砲火轉移至主持人與發問人且屢屢得手,這次一對一的辯論,嘲諷對手與媒體手法沒有辦法發揮,挫折呈現明顯。(不過他的死忠粉絲,不斷為他找理由,最後以主持人不公與麥克風失聲為由,多少為他扳回一城。) 這使我們想起1976年,民主黨卡特挑戰爭取連任的共和黨人總統福特。福特在辯論中聲稱波蘭不在蘇聯控制之下,這個口誤傳播到千家萬戶。卡特在辯論之前的支持率本就領先福特,福特自辯論之後一蹶不振,向卡特拱手讓出總統寶座。(川普若在我行我素、自以為是、不聽團隊的建議、不做Home Work,每一個因素將百分之百成為他的致命傷。) 我們這樣判斷不是亂猜測,ABC新聞最新民調顯示,在經過新近的困難後,喜來莉的優勢逐步消失,川普的火爆性格更不被看好。有34%的人表示,3場總統辯論對他們投票的決定至關重要,但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對於投給誰早有定數,不會為任何事而改變,其中的比例是(喜來莉46%,川普44%),以上下誤差比例,剛好兩人平分秋色。 川普與喜來莉都必須認識到,公關辯論是他們是否能成為總統的「關鍵」,就像時間的流逝,不論我們情願與否,俱在不知不覺間溜走,等到一切成為現實,留給參選人的恐怕只剩「回憶」,它可以花好月圓,也可能是殘月斷垣。 川普在第一次辯論失分之處 過去我們說歐巴馬之政策是造成川普現象之塑造者,而他也的確靠著嚴批歐巴馬,打敗了共和黨之對手。但是和喜來莉一對一之辯論,他仍然如法泡製,只是在態度上不再疾言厲色,不只是對象不對,也減少了它的殺傷力,前國務卿喜來莉不可能背負所有歐巴馬政府失民心的責任。再者歐巴馬即將下來,人民對他的種種不再那麼強烈,幾年總統任期下來,頭髮皓白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川普一方面又改口稱他是生在美國,任何的解釋與攻擊,只會引發人們同情歐巴馬,進而對川普起反感。 川普主攻喜來莉的國際自由貿易協議,使美國工人失去飯碗,喜來莉以四兩撥千金,針對川普不尊重有色人種與女性,不願公開報稅表謂原因有三:1.可能川普並不像他自吹的那麼富有。2.川普可能根本沒交稅且慈善捐款很少。3.川普是靠其父親所給1400萬作本錢,以錢養錢而致富。這些話刺激了川普,使他語無倫次的回答,指自己不交稅很聰明,省得讓歐巴馬政府拿去揮霍,並指喜來莉若恢復所刪掉的(E-Mail),他就公佈稅單。(問題是此二者完全沒有可比性,且喜來莉稱自己在郵電上有過失願負全責。) 在經濟議題上,川普把劍頭指向中國,還強調所有的美國盟友必須繳保護費,否則美國不再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喜來莉卻指向俄羅斯,並指川普向俄羅斯求助,她也強調,美國和盟邦是簽定有安保條約,不可能說停就停。非常顯而易見的明指川普做事的脾性隨情緒,萬一當上總統,操控一觸即發的核戰按鈕,令世人擔憂。(俄羅斯才是美國的頭號敵人,華人不會樂見川普把矛頭指向中國) 大部份選民對川普強硬的移民政策缺乏支持,只有24%登記選民表示會感到驕傲,29%感到興奮,雖然選民對喜來莉一直有負面的看法,認為她將繼續歐巴馬政府的作為很難改變,但對川普的看法更不堪,超過半數的選民對川普擔任總統感到恐懼。(川普若減少指責他國,而是針對歐巴馬政府過多的福利政策,以及大赦非法移民的做法,提出妥善的調整與改善,就不致於導致連支持他的人都對他當選感到恐懼。) 要審視過往別人或自己未來的政策拿揑是否妥當獨立與黐身的尺度,其實沒有太多意思,因為就算自己尺度對了,執行人的情緒不對,肯定不能達到理想的平衡點,反過來說;自以為平衡反而更不平衡。(這也是為什麼,很大一部份支持川普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共鳴點,「賭」美國的未來。) 結語 民意如流水,今日哄得穩他們,不擔保最後不變卦,任何一個行業,俱如是。尤其是政治領域,因為高度曝光特別搶眼吸睛,但是一個閃失,就可能沒有喘氣和翻身的機會。殘酷?絕對不為過,尤其是美國總統大選,這個位置影響著全世界的生靈塗碳,這廿年來,對每一個美國人而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於此想提醒華人同胞,在我心中賭誰不是賭,不同的是;我可以沒有選擇,你們卻有絕對的自主權,這次總統大選正好給華人創造一個學習的機會,希望大家憑自己的感覺與常識判斷,投票給心目中的候選人,萬一痛了、疼了,至少是你的選擇。不要再盲目的相信任何似是而非的耳語,寫這篇文章,我都不見得確定自己是對與錯,只有一項是肯定的,經過審視考慮,每個字發自我的良心。 關於作者 杜彼得,自由作家、資深媒體人、節目主持人、紐約華人社區僑領、紐約法拉盛華人(工商)促進會總幹事。 以上論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MTS傳媒中文】觀點或立場。

1

紐約驚爆恐襲 美國人被迫學會「苦中做樂」 杜彼得 《前言》 人在生活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敵人,或者說,與自己意見與想法不合的人,那麼國與國或民族與民族之間,當然也不能倖免,也許它是「哲理」,但又何嚐不是「命運」。很多國家之間開戰成為世仇,都是因為隔鄰或者是彼此在接觸之後,因為含宗教信仰在內的各式各樣理由,因矛盾而產生不高興、不接受、不能理解。 可是如果你仔細去推敲,有些糾紛與衝突,是完全可以避免,且可以不必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其中的緣由固然可以說是為了「利益」,我們看到的卻是「人為的因素」,因為往往戰爭的代價是超過所謂的「利益」太多。 過去,我們看到加拿大和丹麥,因為有個叫做「漢斯島」的位置是處於兩國之間,雙方都認為那個島是屬於自己的,也使兩國一直為此而爭拗不休,卻永遠沒有結果。於是加拿大的軍隊會定期走到島上去移走丹麥的國旗,並留下一支加拿大的威士忌,而丹麥的軍隊又會定時回到島上去移走加拿大的國旗和威士忌,然後插上自己的國旗以及留下一支丹麥酒。好多年我們都一直認為,這兩國為什麼如此的愚蠢,但是看到這些年世界產生的許多仇恨與戰爭,我們反而覺得,這兩國怎麼如此的「愛好和平」又可愛。 《恐怖威脅從未遠離美國》 美國17日先後發生了3起襲擊事件,讓所有人都緊張不安。在造成29人受傷的紐約曼哈頓爆炸中,警方在爆炸地點附近發現了第二枚未引爆的炸彈。警方也因為這個未爆彈找到了指紋,並通過指紋線索鎖定了嫌犯是28歲的拉哈米。18日晚上,警方在新澤西州伊麗莎白車站發現了5枚炸彈,而它們是用高壓鍋做成,與3年前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如此出一轍。有一退休的老師在聽到紐約爆炸案的第一反應是:「又爆炸了」,雖然她不願承認,恐怖襲擊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退休老師摩尼卡表示,車站大量人群讓她感到不舒服,她確實四處尋找出口,因為她在車站等待她的朋友,不過她說,不希望自己的兒孫輩生活在如此混亂的社會,更不希望接受這是生活的一部份。沒有人會願意陷入這樣的漩渦,轉中有轉,圈中有圈,隨時隨地,使人們身不由己,因為發覺一切向下沉淪,大家拼命掙扎向上爬,最怕的是一切已太遲。 19日上午10點左右,在警方19日早上通過手機緊急警報的方式,向紐約民眾公布了拉哈米的照片後,新澤西林登市酒吧(Merdies)的店主巴恩斯發現有一名男子睡在酒吧的門廊上,他起初並沒有認出這個人是拉哈米,只是想讓此人離開,因為他不想讓這名男子被地上的玻璃扎傷。巴恩斯用西語請他離開,但拉哈米卻用英語回答了他,當兩人四目相對時,他認出了他是凶嫌,立即跑到對街另外一家商店報警。 一位警員接到報警後趕往現場,並確認他是拉哈米,而凶嫌拔出手槍向該警員腹部開槍,但子彈擊中了他的防彈衣。警員反擊,拉哈米立即逃跑並持槍向路過的汽車掃射很快地其他員警趕到現場,凶嫌被警員多次擊中,上午11時左右,拉哈米被戴上手銬,用擔架抬到了救護車上,被送到紐瓦克的大學醫院接受治療。 17日晚上8時左右在明尼蘇達州的(Crossroaks Center)購物中心,一名穿著私人保安制服的男子,揮舞著一把類似是菜刀的武器,四處襲擊他人,包括走廊、商店以及公共空間刺傷了9人,據稱他曾經問一名受害者,他們是否是穆斯林,其後他被趕到現場的埃文市警員福爾納克開搶打死。伊斯蘭通訊社Rasd於18日聲稱施襲者是一名「伊斯蘭國的士兵」,他是響應組織的呼籲,向美國帶領的反伊斯蘭國聯盟國家發動攻擊。 「社會主流中的伊斯蘭恐怖主義」,德意志廣播電台18日評論說,從奧蘭多到紐約,美國的暴力襲擊不僅來自國外,還有許多本土美國人。「911」已經離去,但美國面臨的安全問題仍舊巨大,就像歐洲一樣,隨時可能爆發獨狼式的襲擊,美國必須面對這種新的問題,防止社會激進趨勢。 最讓我們感到不安的是,紐約白思豪市長在恐怖襲擊發生後,向媒體發布說是「蓄意」的襲擊,與19日紐約州長葛膜說:「今天的信息顯示,這可能與海外恐怖主義有關,我們要等待調查」,很明顯對爆炸的認定不同。等到凶嫌抓到以後,白思豪終於改口承認爆炸是一次「恐怖襲擊」。 更讓人感到不舒服的是,19日筆者應邀參加警察局長的就職典禮,10點開始的典禮上,主辦單位竟安排穆斯林的祭師帶領大家禱告,他用宏亮的聲音說:「願阿拉真神赦免你們大家。」使得在場的警官與來賓彼此眼神互相交會,沒有任何人心中感到舒服,因為當時在每個人心目中,早已認為星期六晚上的爆炸是穆斯林激進份子之所為。想不到,到了11時左右,Twitter傳來消息並證實,拉哈米已被逮,是對美國不滿的穆斯林無誤。 人若不斷跟人相比,往往真的會氣死人,而今天紐約人在過去的恐襲爆炸中,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市長白思豪在爆炸發生後竟以「蓄意」來形容,而不是以「恐襲」,且事隔不到二天,又違反傳統以穆斯林來帶領紐約警局盛事的禱告,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悲美國現在的種種處境。 《結語》 那天和朋友在議論現在的高壓鍋炸彈與「911」的恐怖襲擊有何不同,至少過去911的恐襲有固定的地點,一般都不太會以華人為目標。但是現在的獨狼式爆炸規模雖小,卻沒有對象與時間,隨時隨地都會有華人不小心經過某一個垃圾筒而死於非命。 過去我們常會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但是有些江湖術士,以權威姿態教導善男信女要「放生蟹,可以減少害你的小人。」可悲的是,他們在放生的時候缺乏常識,把淡水海產帶進鹹水海,無形中成了「集體謀殺」。 關於作者 杜彼得,自由作家、資深媒體人、節目主持人、紐約華人社區僑領、紐約法拉盛華人(工商)促進會總幹事。 以上論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MTS傳媒中文】觀點或立場。

Aut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