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持續蔓延,病例居高不下,個人防護物資還是供不應求。台灣㵾光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紐約聯絡人潘媛瑜於五月時與紐約台灣會館理事長方秀蓉接洽,表示㵾光基金會董事長張丁乾與全台灣15個分會的會員一同出錢,捐增一萬片給紐約台灣會館,再由台灣會館轉贈給需要的機構。 在顧雅明議員辦公室的安排協助下,台灣會館於6月26日(週五)捐贈2500枚有品質保證的環保布口罩給法拉盛警察局109分局,給300-400名警察及眷屬。台灣的防疫成績有目共睹,而㵾光文化藝術基金會也在布口罩的包裝上印有中華民國台灣的國旗,藉此也希望讓世界看見台灣,「Taiwan Can Help, Taiwan Is Helping」。 㵾光文化藝術基金會台中分會會長林宛瑢表示:因不捨各國前線人員,缺乏防疫物資而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有感我們在台灣是多麼的幸福,我們配合政府的措施,我們很安全,希望能為這疫情盡一分心力,我們董事長帶領所有會員,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五月份時無法出口醫療口罩,就退而求其次,從越南工廠採購布口罩,從4月到6月已經捐獻出了30萬個口罩,遍及世界各地,有美國西雅圖,芝加哥,紐約,加州,加拿大多倫多,英國,德國,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奧地利,西班牙,捷克,巴西,厄瓜多爾,莫三比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印尼⋯。這份來自台灣的愛與祝福,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疫情早日平息,大家加油。 台灣會館理事長方秀蓉表示:㵾光基金會自4月起,捐贈口罩到全世界幫助有需要的僑胞和當地社區,並自費空運費用,我非常的感動也感謝㵾光基金會的慷慨捐贈。紐約也漸漸重新啟動,大家還是要小心防疫,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Ares Huang 警官表示:法拉盛109分局與當地居民關係融洽,感謝台灣會館捐贈口罩供我們出勤時使用。 顧雅明市議員表示:因疫情關係,未來配戴口罩也成了新常態,台灣會館捐贈口罩給109分局,展現法拉盛的警民關係友好,其109分局多位警察會講中文,幫助不會講英文的民眾。 關於㵾光文化藝術基金會: 台灣㵾光文化藝術基金會是以身心平衡與心靈的提昇為教化基礎,教化人心為原則,其基礎課程有人道,孝道,生活道,懺悔道,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在台灣共有15個分會。 關於紐約台灣會館: 由大紐約地區的台美人捐獻所設立。座落於紐約市皇后區的法拉盛市區,成立於1986年,為501(c)3非營利組織,是在美台灣人自資設立的第一座社區中心。過去幾年來,台灣會館已拓展為提供來自各族裔的社區居民多元活動與節目的綜合性社區心。同時也積極地扮演台美文化與教育交流的橋梁,是大紐约區台灣人社團聯合會的所在地,聯繫著紐約和紐澤西地區近三十個台美人社團。
社區動態
關注社區動態,分享社區資訊,MTS傳媒中文網,與您同行!
為響應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在全球成立急難救助協會,紐約水牛城地區僑胞11月13日在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新興見證下,正式成立「水牛城急難救助協會」,為全球第84個急難救助協會,由謝中朝醫師擔任創會會長,結合水牛城地區僑界力量,形成保護旅外國人的安全網。 紐約水牛城地區鄰近Niagara瀑布等景點,吸引眾多觀光客前往遊覽,也有水牛城大學等知名學府,每年均有不少臺灣流學生前來就讀。吳新興指出,由於近年來臺灣到海外旅遊、讀書、就業等的人數日漸增多,遇有急難救助事故之時,除了政府單位提供協助之外,許多情況會需要僑界力量一起幫忙,因此他上任之後,發起在全球各大城市成立急難救助協會,遇有相關事件時僑胞即可就近提供協助,也讓旅外民眾能感受到各地僑胞的溫情。 隨後吳新興並主持水牛城地區僑務諮詢座談會,與鄉親相互交流,瞭解僑胞需求;現場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任黃正杰亦藉機服務僑胞申辦僑胞卡及加入僑務電子報Line帳號,讓僑胞可隨時第一手掌握得知僑委會相關活動訊息。
眾所期待的紐約第一小籠包餐廳「南翔小籠包」,正式於法拉盛39大道的富頓廣場(One Fulton Square)重新開業,以全新的形象和不變的美味與饕客們見面。 南翔小籠包舊址位於王子街、38與39大道之間,與新店面的位置僅有幾步之遙,全新的南翔小籠包佔地5 千平方呎,店主已與美國富頓集團簽定十年租約,富頓廣場以各式美食聞名,包括馬來西亞料理金爸爸、曾登上紐約時報的官府四川、精緻日本料理Iki、韓式炸雞Coop與屋頂酒吧Leaf Bar & Lounge等知名餐廳,南翔小籠包的加入將讓商場中的餐飲更具指標性與多元化。 南翔小籠包總經理鄭艾迪表示,「我們非常開心地宣佈,南翔小籠包正式回歸,經過了數個月的準備,我們以更好的用餐環境、服務品質以及升級的菜色繼承南翔小籠包的傳統,並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除了招牌小龍湯包、兩麵黃、上海炒年糕、牛肉蔥油捲餅與元盅雞湯等人氣品項外,還加入了外觀吸睛、口味獨特的「六彩小籠包」,包括墨魚汁松露黑色小籠包、紅麴雞肉粉色小籠包、波菜絲瓜干貝綠色小籠包、胡蘿蔔蟹粉黃色小籠包以及限量的甜菜鵝肝紫色小籠包。除了更多樣化的餐點外,週末營業時間也延長至凌晨1點,歡迎消費者於宵夜時段前來。 位於39大道轉角的精華店面可容納150位客人,舒適的用餐環境將以原木與石材等饒富當代風格的建材為基調,再加入以中國傳統磚瓦建築為靈感的元素。 餐廳中央另規劃了開放式廚房,讓消費者能欣賞大廚們製作小籠包的精湛技巧,開業後也將以精通中英雙語的服務人員為主,讓消費者擁有賓至如歸的用餐體驗。 美國富頓集團執行副總裁李芝璇表示,「南翔小籠包的重新開業對社區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非常榮幸南翔小籠包於富頓廣場開業,他們將最正宗的上海美食以及飲食文化帶來了紐約,相信南翔的開業將吸引更多的紐約饕客前來法拉盛品嘗亞洲風味料理。」 更多商家訊息,可拜訪富頓廣場網站(www.OneFultonSquareFlushing.com)與微信公眾號平台(OneFultonSquare)。
擔任美國紐約華策會福壽老人中心主任30年的王能,正式退休,1月29日,華策會為他舉辦歡送會,約200人出席。眾人紛紛向他送上鮮花、為他切蛋糕、與他合照留影,感謝王能把自己最年富力強的30年奉獻給老人中心,大家在表達不捨的同時,也祝福他展開嶄新的、豐富的退休生活。 華策會董事長曾翁若梅、首席執行官何永康及福壽老人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羅一玲等,在慶祝會上感謝王能對老人中心及社區多年的貢獻及付出。 紐約市市議員顧雅明及各民選官員均派員參加歡送會,包括市國會眾議員孟昭文,紐約州參議員(Senator Toby Ann Stavisky),主計長斯靜格(New York City Comptroller Scott M. Stringer),皇后區長凱茲(Queens Borough President Melinda Katz); 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錫(Assemblyman Ron Kim)、與李羅莎(Assemblywoman Nily Rozic)等,並頒發感謝信,感謝王能對社區的貢獻。 華商會總幹事杜彼得等社區人士也出席了歡送會。 王能在1989年的二月份開始擔任福壽老人中心的主任,在此之前,他擔任中心的個案專員及聯絡員。當他開始工作的時候,有大量的中國及亞裔移民湧入皇后區法拉盛,他們非常需要資源及社區服務,像許多其他的華策會員工一樣,王能不僅為服務社區,也是社區的一員,他整個的職業生涯為華策會工作,他和他的家人也一直活躍在社區的事業中。 王能表示,自己目前對退休生活還沒有具體的規劃,但「希望為社區盡更多力」。 王能發表六頁紙長的致辭,他回顧,32年前他不滿30歲,就到華策會從事耆老服務,不過他1986年去面試時,應聘的是服務年輕人的崗位,「面試我的是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主任陳淑齡,我很緊張,面試一路順利,到最後一個問題,問我是否有服務年輕人的經歷,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Young People?洋人?』我立即回答:沒有。回答完後,我就後悔了。陳淑齡就說,那你就去服務耆老的項目吧。」王能說到這,眾人都哈哈大笑。 福壽老人中心辦得有聲有色。王能說,他從前輩那裡受益良多,他的經驗是緊緊抓住兩點:一是從事社工,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單幹,需要與其它機構合作;二是要「重視預算」,「管理老人中心,就像管理一家公司一樣,若生存不下去,怎樣發展?」 王能介紹了在福壽老人中心發生的、曾改變了聯邦福利立法的事件。1996克林頓總統要修改聯邦福利政策,聯邦社會部的部長為修改福利立法來紐約調研,在皇后區只選擇到福壽老人中心聽取意見。他抵達福壽中心後,一個86歲、從香港來美60年但無身分、依靠現金補助(SSI)生活的老人,向部長直言不要取消她的SSI。部長把她的呼聲帶回白宮,後來克林頓簽署的法案,聽取了這個的意見,沒有取消在改革實施前已領取SSI的無證移民的這項福利,惠及了全美像她這樣的無證移民。 跟隨王能多年的的福壽老人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羅一玲哽咽表示,老人家們跟了王能這麼多年,「萬般不捨得他離開」。她也希望大家記住福壽老人中心對華策會的貢獻——現在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大樓所在的地塊,是福壽老人中心的耆老省吃儉用買下來的,「我們先後搬過七次家,有一次實在找不到地方,只得搬到佛光山,呆了九個月」,老人們只吃素、沒有肉吃的日子都經歷過;因為場地不穩定,所以耆老們決心一定要買自己的物業,後來用省下的錢及捐款買下現址,地塊於2008年改建,2017年福壽老人中心回遷。 2019年1月31日,鄭石將擔任華策會福壽老人中心的新任主任。 鄭石擁有在社區服務機構協助和指導服務亞裔社區,移民及難民的社區服務超過二十五年的經驗。他之前在亞洲人平等會的新美國人機會中心擔任主任,在法拉盛開發了老人日托及職業培訓計劃。在此之前,從1998年至2012年,他擔任美東越棉寮華僑社區中心行政總監,期間他為美國亞裔移民及老年人創建了許多服務項目,其中包括在華人社區的第一個預防虐待老人的服務項目。 福壽老人中心位於華策會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內,此服務中心為各年齡的社區人士提供不同的社區服務,包括幼兒教育,特殊家庭服務,年長者社區服務就業計劃,青少年服務,職業培訓及成人英文班等。 關於華策會 於1965成立,華策會是一個創造正向社會變革的社區服務機構。 華策會為紐約市的華裔美國人,移民及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務,確保他們得到公平的資源及機會。華策會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機構,為超過六萬個個人及家庭在教育,家庭,社區及職業方面提供協助。
一名家住法拉盛的李姓華人女子,日前涉嫌在家門口連續掌摑一名九歲華裔女童,被警方拘捕後移送法辦,被控三級攻擊罪(Assault in the Third Degree)、危害兒童福利罪(Endangering of the Welfare of Charge )以及二級騷擾罪(Harassment in the Second Degree),下次開庭時間為11月28日。 根據皇后區地區檢察官辦公室的資料,案件發生在法拉盛邦恩街(Bowne St.)的一棟公寓內。監視錄像顯示,女童當日下午4時30分左右按李女家門鈴多次,李女開門後將女童推搡到牆邊,二人隨之發生口角,李女返家後女童繼續回嘴,最終激怒李女,再次出門連摑女童五個耳光。 媒體報導,女童家人表示,女童當日是要給李女的孩子送賀卡,按了李家門鈴多次,在李女開門指責女童時回嘴,最終激怒李女動手。 女童次日因身體不適且情緒不穩未能上學,後送醫檢查治療。女童家人在13日晚報警,警方隨即到李女家中執行拘捕並移送法辦。 在法院過堂後保釋候審的涉案華女Nan Li於18日表示,該案僅在立案階段,尚未有結論,不願做出回應。 這個事件,您怎麼看?
編按:這是一封華裔選民聯盟創辦人、前中華公所主席陳玉駒發布的讀者投書,標題為《40年對華埠不離不棄無人能及 請僑胞全力投票支持陳倩雯連任》,回顧華埠近幾十年歷史,詳談他對陳倩雯市議員的評價。陳玉駒主席在華人社區地位舉足輕重,關注紐約華人前景。希望這封公開信讓紐約華人對華埠歷史有更充分了解, 在9月12日這場關乎華埠未來的選舉中做最佳選擇。 本人曾經有幸獲得一眾華埠僑團信任,於2004-2006年膺選擔任紐約僑團之首中華公所主席一職,因此對於鼓勵華人參政、動員僑胞投票、維護華僑權益一直感到責無旁貸,當年並創立華裔選民聯盟及邀請三位民主黨市長參選人出席本人所舉行的政見會,同台辯論,藉此成功催動僑胞的投票熱情。 目前9月12日的市議會選舉在即,本人再三思索,最後還是決定把自己手中的一張選票投給現任市議員陳倩雯女士,並希望以些微的力量,呼籲華埠其他僑胞也支持她連任。 有此想法,最主要是考慮到紐約市政治圈裡有論資排輩的原則,而陳倩雯和顧雅明兩位華裔候選人都因為前市長彭博留下的歷史因素,擁有第三次當選的契機。如果陳倩雯等兩位華裔議員連任成功的話,就會自動成為市議會50個議員中最為資深的一批,政治勢力和談判籌碼也會更上一層樓,換句話說,也就是能夠為我們的社區帶來更多的資源和福利。這一點絕對不是任何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能夠做到的。 我要強調的是,雖然本人打從心裡希望能夠有一位能夠反映華裔文化、背景及利益的人物成為我們的市議員,但我一直不認同單憑種族就能夠選取最佳的民意代表,也認為應該鼓勵朝氣勃勃的年輕人參政,帶來新思維。但是縱觀目前的三位挑戰者,他們基本沒有任何長期的社會服務經驗,更遑論擁有足夠的人生經驗以瞭解華埠乃至整個紐約社會各界的不同,及能夠推動平衡的立法和政府政策。 反觀陳倩雯,過去40年中多次參選,但每次敗選後都立即收拾心情,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服務社區,對華埠不離不棄。而且她一直屢敗屢戰,並視失敗為成功之母,每次敗選都積極從中吸取教訓,最終在八年前一舉當選華埠第一位華裔市議員,為華人爭光。在我的記憶之中,過往的幾十年間其實也有過許許多多不同族裔的年青人企圖搶下市議員席位,他們在選戰過程中大多以破舊立新的形象出現,然後攻訐現任,甚至展現一派“救華埠萬民於水深火熱”的氣概,但每每選戰一過立即跳離社區,另謀出路,消失於無蹤,對華埠乃至整個下城可謂毫無留戀。後來仔細想想,其實當中的許多宣傳手法不過是自我吹噓,嘩眾取寵,但最終卻導致華埠選票分裂,長期難於產生自己政治代表的惡劣效果。因此目前絕無僅有的華埠代表陳倩雯既然能夠打破這個宿命,我們更加要全力保護。 談到幾十年一步一腳印的走來,我不能不說,目前華埠平價屋數量之多在整個紐約市名列前茅要歸功於陳倩雯。無論是過往興建孔子大廈爭取招聘華人員工,或者後來松柏老人大廈的示威遊行都有她的身影,然後幾十年幫助租客維權抗爭,再到八年前她甫上任旋即打破政治僵局,成功在荒廢多年的下東城蘇域柏地皮興建一千個公寓,為社區帶來500個平價單位,這些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上月當我從新聞上看到成千上萬人蜂擁申請老人屋的狀況,更感覺陳倩雯居功厥偉。 我今年已屆耄耋,雖然仍然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但無可否認的是,和華埠其他很多的長者居民一樣,我也常常會覺得力不從心,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需要不少政府政策配合。而在這一方面,我認為陳倩雯在過去八年之間做得十分優秀。我記得過往每年市政府與市議會談判老人經費,都得老人家們勞師動眾上街示威抗爭以免老人服務項目被刪減。但是目前因為陳倩雯身為市議會老人委員會的主席,能夠與紐約市長白思豪直接談判,除了確立今年為“紐約市老人年”,最終更訂下2300萬元的老人服務經費,以後這筆經費只增加不會減少,使一眾長者受惠,這些都是陳倩雯的功勞。 我們常常在報章上看到的都是一些大的政策、大的事件,但事實上民生無小事。陳倩雯的辦公室素日裡一直都在幫助許許多多的市民處理個人事務。我常常聽到身邊一些長者朋友在討論去她的辦公室得到服務,從申請老人免加租到移民家庭團聚,應有盡有。因為大家的關注重點不一樣,社區居民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但她的辦公室依然能夠耐心幫助市民解決,特別是協助不諳英語的僑胞與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這點特別令我感到十分佩服。 當然,曹操也有知心友,關公也有對頭人,特別是在政治圈,無論你做得多好都會有反對的聲音。在華人圈子中也有極少數人士反對陳倩雯,有的是因為私人恩怨糾纏不清,有的則是為了政治圖謀。而且這些人攻擊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然而不少邏輯不通,強詞奪理。但是在警員梁彼得事件中,我也理解有部分僑胞可能對陳倩雯的言行有所不滿。不過冷靜思忖,此事當中涉及不少複雜的法律、道德、公義論點,然而撇開此案不說,如果單以一事就論定陳倩雯沒有維護華人利益,那是一個很以徧蓋全的說法。過去遠的不提,我們先想想幾年前華兵陳宇暉在阿富汗被虐待致死事件,整個事情糾纏多時,但是陳倩雯卻一直馬不停蹄,風塵僕僕地為陳家伸張正義,甚至遠赴北卡軍事法庭,面對美國強大軍方也毫不退縮,為我們爭取權益。我認為,我們看人要看一個長久的記錄,不能夠因為單一事件而妄下結論,若單憑一事便否定陳倩雯的政績,那是十分不智的行為,最終只會影響到我們自己長治久安的利益。 中國有句古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事實上,如果大家們放眼整個紐約市,誰敢說哪一個政治人物是十全十美?哪一個選民能夠對自己選出的政治代表感到絕對稱心滿意?但是在我的眼光之中,權衡輕重之下,目前陳倩雯就是華埠最理想的選擇。我二十年來一貫堅定支持陳倩雯,我們今年也決定把全家的三票投給她,事實上,如果作為資深議員的陳倩雯被一位你不懂他,他不懂你,名不經傳的新人取代,你想會有什麼後果?你認為將來真的能夠為華埠居民爭取權益、惠及華埠嗎?萬一其落選,後果如何已是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希望敦促各位僑胞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在9月12日將選票投給數十年對華埠不離不棄,為華人權益奔走的草根女兒陳倩雯,繼續投票保護華埠在市議會裡面唯一的代表。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or reflect the views of Media To Share.
紐約市議員顧雅明,週一聯同紐約市警109分局局長哈里森(DI. Judith Harrison)與近二十名法拉盛商會代表、超市及小商店老闆會面,討論小商戶遇上偷竊、搶劫等案件時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及權益,並藉此與移民社區商戶建立直接溝通渠道。哈里森承諾加強語言服務,向商戶派發中、韓雙語防止犯罪,又邀請了社區領袖參與培訓新警員,提高紐約市警對移民社區需求的敏感度。 市議員顧雅明表示,自己移民來美後第一份工作就是於小商店內工作,因此非常明白小商戶每天面對的挑戰。法拉盛許多移民都是從擺地攤開始,變成今日的商店業主,目前市中心有超過133間零售店、超市及銀行,但許多小商戶都未有聘請保安,也沒有安裝保安監視器,在面對偷竊、搶劫、信用卡詐騙等案件時,無法有效保障自己,因此希望透過今日與109分局會面,讓移民小商戶與109分局建立一個直接溝通的平台,了解應在什麼情況下舉報,及如何向警方舉報。 109分局局長哈里森向與會民眾介紹了其社區事務官歐唐納(Kevin O’donnell)、黃凌欽,社區警察(NCO)Colleen Quinn、沙展Pila及防止罪案組Anthony Loverme。109分局於會上重演了近期4件常見的偷竊案,哈里森局長多次重申109分局非常重視小商戶的安全,會議目標在於與商戶直接對話,了解他們的關注。她表示,已增加法拉盛市中心的警力,其中包括調配更多「打擊罪案小組」便衣前往商店,打擊扒手及偷竊案。 哈里森又承諾加強語言服務,過去一個月自己帶領社區事務官拜訪法拉盛的商戶,未來將與商會代表再進行另一次的外展活動。她鼓勵商戶如能負擔費用,最好安裝監視器,以及聘用保安。 哈里森指,近期超市出現了「扒手黨」,先由同黨向受害人身上潑咖啡,分散並注意力,然後再取走受害人的錢包。歐唐納及Anthony Loverme表示,將針對此向超市派發中、韓雙語防止犯罪海報,未來將邀請更多社區領袖及商會代表培訓新的警員,令他們更了解移民社區事務。 哈里森也呼籲商戶如遇上偷竊、搶劫案,為安全起見,不要嘗試攔截疑犯,應立即致電911,提供疑犯的特徵,讓警方進行追捕。如商戶經常遇上某類案件,也可透過商會向社區事務組反映。她指出,在紐約法例下,疑犯需持有未付款的貨品越過付款點(Point of sale)並正在離開商店,才構成偷竊。 法拉盛商改區執行總監余鈿崧、共同主席莊振輝、李德怡,華商會總幹事杜彼得、大法拉盛商會執行總監崔容準、友聯街商會執行總監Ikhwan Rim,及中美超市、J-Mart代表出席了會議。 資料來源:紐約市議員顧雅明辦公室
美國大紐約眷村聯誼會,为增進社區的友好交流,及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將舉辦眷村家常菜廚藝交流。歡迎喜好烹飪的朋友參加報名。請將您拿手家常菜與大家分享。 眷村聯誼會會長王小燕介紹,該會屆時將邀請貴賓評審,獎品豐富。歡迎社區餐館的贊助。活動將公佈每位熱心公益的個人姓名與商家名稱,發揚眷村飲食文化、永續眷村精神。期待大家歡聚一堂,嚐美食、敘家常、話眷村。 活動地點:美東聯成公所 49 Mott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 活動時間:2016年11月12日,中午12點至下午3點; 聯絡地點:(1)39-07 Prince St. Flushing, NY 11354;(2)佳欣旅遊:37-02 Main St. Flushing, NY 11354; 電話:Sherry 許小姐:917-678-3710;Sophia 李少華:917-592-4950;Jenny 張小姐:929-329-4679 Source:大紐約眷村聯誼會
艾斯伯瑞短片饗宴 (Asbury Shorts Concerts) 將在紐約法拉盛文藝中心舉行35週年特別展映,呈現來自國際上多元文化的精彩獲獎短片,並將隆重介紹:「小提琴手(The Little Violinist)」。 艾斯伯瑞短片展, 是紐約地區歷史最爲悠久的短片巡迴展映機構,這場活動將會是他們第一次把廣受好評的「短片音樂饗宴」 帶到法拉盛文藝中心。這一個包含多個世界級短片的35週年特別展映將於10月21日週五晚上7點30分隆重登場。此次展映也將放映好評如潮的劇情短片:小小提琴家。該片由Yang Wang 執導,並由Quingyu Chen, Eric Chen 以及 Brandon Chang 領銜主演。 美國艾斯伯瑞 「饗宴」通過非競爭性的方式推廣展映了短片類電影中最好的喜劇、情景劇、以及動畫。曾獲奧斯卡獎提名的賈森.雷特曼(Jason Reitman)導演,代表作包括「少女孕記(Juno)」、「在雲端(Up in the Air)」、「感謝你抽煙(Thank You for Smoking)」和 「Young Adult (年青人)」),稱讚艾斯伯瑞短片饗宴是他所看過的最好的短片電影展。艾斯伯瑞短片展將過去的經典之作與當今國際上的新起之秀結合到一起,為大衆提供了一個在電影院真實體驗精彩佳片的罕見機會,觀眾再也不用侷限於Youtube或電腦和手機上。 10月21號的精彩呈現有: 小小提琴家(The Little Violinist )…老王居住在紐約,並且靠撿垃圾為生。他一直有個事情瞞著女兒,直到看到女兒撫慰人心的小提琴演出後,他才決定道出秘密。該片由Yang Wang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The School of Visual Arts in New York)攻讀導演碩士學位期間創作,並在女性獨立電影節(The Women’s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上斬獲了最佳導演獎和亞裔組的最佳演員獎。 冬天的故事(Fait d’ Hiver)…一部由比利時導演Dirk Belien執導的經典短片。該片曾一度被提名為奧斯卡獎最佳真人短片,導演本人也入選艾斯伯瑞名人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