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頗受人們歡迎的英文網站(www.betterbe.co)列出了10類從中國進口的食物,並說明這些食物中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其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物質,嚴重影響您的健康,最好不要購買和食用。 1、各類果汁和水果 農藥是中國農業產品的大問題,因為中國還沒有相關的法律來約束和監管農產品的藥物濫用問題。在中國,農民們普遍使用殺蟲劑來種植水果,而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就會殘留在水果中。 比如在亞洲超市一種受歡迎的品牌蘋果汁中,被查出高砷含量。這可能是蘋果在生長過程中,被施加大量含砷的農藥,如果經常食用,砷元素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就像蘋果一樣,中國產的西瓜也是被殺蟲劑覆蓋,而且西瓜還會被施加快速生長的農藥。在購買水果和果汁時,最好選購來自本地的產品,新鮮又放心。 2、各種海水,淡水魚蝦產品 從中國出口的不管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很多是人工飼養,這些飼養魚的生長環境條件很糟糕,一個小區域中可以養成千上萬條魚,這些區域不僅狹窄骯髒,而且水質污濁充滿垃圾。當您吃魚時,就是將某些毒性帶入您的體內,建議你遠離從中國進口的魚類。 幾年前,德克薩斯理工大學環境與人類健康研究所食品實驗室,採集和研究了全美各地華人超市中從中國進口的袋裝冰凍蝦,他們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些蝦都含有恩諾沙星,氯黴素和致癌物質硝呋喃酮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在美國的處方藥中的抗生素類中才含有,但從中國飼養的魚類和蝦中都能找到。 3、罐裝食品 罐頭食品並不是最健康的選擇,尤其是從中國進口的罐裝食品。無論是是肉類還是水果罐裝食品,都不應該被吃進人的肚子裡。在澳洲進行的一項對罐裝食品的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來自中國罐頭中的鉛嚴重超標,用來裝食物的罐中的鉛含量是標準含量的兩倍以上,這種有害物質勢必會溶入罐中的食物中,不管是肉類還是水果,都會被污染。 鉛中毒對人體的影響已得到充分證明,包括肌肉協調性下降以及對腎臟和神經系統的損害。不想鉛中毒?那麼就避免食用來自中國的罐頭食品。 4、牛肉和牛奶及所有奶製品 購買任何一種從中國進口的肉類都不是好主意。由於製造過程的原因,這些肉上充斥著多種病菌,可能使您患上重病。中國肉類加工廠以其快速生產和不理想的衛生安全標準而聞名,因此很多肉類會帶有害細菌。此外,中國的肉類加工廠傾向於將多種食物混合在一起,製成看起來和味道很像牛肉的肉食,但實際上並不是牛肉。中國國內市場上的牛肉,很可能被混合加入了多種化學藥品,如石蠟等。 中國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從中國進口的牛奶中也發現含有黑色素。如果食用這種化學物質,可能會嚴重損害腎臟。為了保障健康,不要購買從中國進口的牛奶和任何奶製品。 特別強調不要購買從中國進口的嬰兒配方奶粉,可能居住在南美和非洲的華人朋友們會在超市中看到這類中國產品。中國製造商將三聚氰胺(一種用於塑料的產品)放入嬰兒配方食品中,這樣會使嬰兒配方奶粉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但高劑量食用三聚氰胺會導致嬰兒嚴重疾病。 5、白菜和豌豆 農作物的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出產的季節,在炎熱的夏季,為了使白菜在最熱的月份保持新鮮,農民會用福爾馬林溶液噴灑白菜,這些白菜會被加工成醃白菜出口。福爾馬林溶液可以使農作物保持新鮮感,但對人體的傷害卻很大。 豌豆富含纖維和抗氧化劑,是蔬菜中的健康選擇。但是如果您購買從中國進口的冰凍豌豆,就不能保證您購買的是綠豌豆。這聽起來好像很荒唐,但您要知道,具有「創造性的」的中國人會把大豆,雪豆,食品漂白劑和防腐劑加工成像豌豆一樣的混合物。中國出口的豌豆很少是貨真價實的豌豆。它們就是充滿致癌化學物質的豆類混合物。 6、食鹽和醬油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食鹽生產國之一,但中國生產食鹽的原材料對人類不安全,許多製造商將工業鹽轉用作為食鹽,這些充滿重金屬和其他有害物質的食鹽就不應該被人類食用。 醬油是喜歡亞洲風味食物的人們的必備調料。不幸的是,從中國進口的醬油中有25%以上含有4-甲基咪唑,這是一種致癌化學物質。誰能保障您不會選中那25%呢?如果您想放心地食用,就不要購買來自中國的醬油。 7、大蒜和蘑菇 農藥是中國農業中的大問題,中國還沒有任何法律來規範農藥的使用,因此農民可以隨意使用農藥,以在短時間內生產儘可能多的農產品。而大蒜具有極強的吸收能力,會吸收周圍的農藥。如果您正在吃從中國進口的大蒜,那麼您就吃下了大蒜內的有害化學物質。 蘑菇也是一樣,除了像許多其他的中國農產品一樣吸收農藥以外,蘑菇通常被貼錯標籤來抬高價格。製造商將在普通蘑菇上貼上「有機」標籤,以獲得更多利潤。 除了有害化學物質外,中國蘑菇還噴灑了防腐劑,以顯得更新鮮。多年來,食品檢查人員發現從中國進口的蘑菇存在許多問題。 8、大米和米粉 米飯是中國人的主食,中國人幾乎每天都吃米飯,所以從中國進口的大米就很好,對嗎?如果您是這樣認為的,那麼您就錯了!中國許多大米工廠的大米中都含有合成樹脂,樹脂中所含的化學物質也會致癌。如果您不想吃塑料大米,請購買其他國家出產的大米。 從中國進口的米粉中發現含有二氧化硫,這種化學物質可以使米粉看起來「光鮮」,二氧化硫是致癌物,如果不想把致癌物吃進肚裡,就不要購買中國米粉。 9、人參 亞洲人都很喜歡食用人參,中國也是人參出口國。綠色和平組織對來自中國的人參進行了測試,發現每一種產品都含有不同量的農藥或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為了自身的安全,不要食用從中國出口的人參。 10、食用油 由於缺乏安全預防措施和食品安全法律,中國製造商很難保障食用油的衛生安全,中國地溝油問題一直存在。有家中國的大型食品公司被爆出用飯店中的廢油加工過濾,重新包裝並將其作為新油出售。如果您不想購買到這樣的「廢油」,就遠離中國出口的食用油。
健康生活
文/蘇冠米 對許多忙到很晚才下班的人來說,回家後總忍不住吃些宵夜慰勞自己。也有人白天過於忙碌,三餐隨便吃,到了睡前需要吃點東西充飢,以免睡不著。但吃宵夜不僅容易帶來肥胖問題,更影響的是睡眠品質。 吃宵夜原則:不影響睡眠 睡前肚子餓了,不吃點東西會睡不著,但吃宵夜最怕睡不好。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胃裡裝了過多的食物和水分,都會造成入睡困難、淺眠、半夜起來上廁所等狀況,長期下來導致記憶力變差、工作時焦躁易怒,也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肥胖、代謝綜合症等問題。 因此,吃宵夜的原則是不影響睡眠品質: 1. 避免水分過多的宵夜,否則易起夜上廁所。 2. 避免吃易致脹氣的食物,如鹽酥雞等油炸物或過多肉類。 3. 少吃麻辣燙等刺激性食物,否則會刺激交感神經,造成不易入睡。 4. 少吃蛋糕等甜食,這些食物會刺激胃酸分泌,引發胃食道逆流。 5. 宵夜份量不能太多。吃太多宵夜再躺下來睡覺,胃部內容物容易回流至食道。 6. 睡前2到3小時食用宵夜,讓胃有時間消化,較不易影響睡眠。 鹽酥雞等油炸物宵夜易致脹氣,影響睡眠。(吉爾/大紀元) 鹽酥雞、麻辣燙、珍珠奶茶等食物是不少民眾偏愛的宵夜,可苡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黃苡菱表示,人在放鬆時,會想吃鹹、甜的東西來抒壓,這跟壓力荷爾蒙有關。可以偶爾吃,但長期食用則會對器官造成負荷。例如,重鹹的鹽酥雞會造成腎臟、心臟的負擔,當成宵夜則會影響睡眠。 壓力大的人,建議在白天補充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提振體力和精神,到晚上不易太累。她提醒,若總是在晚上突然想大吃大喝,或是半夜起床在意識清楚的狀態下吃東西,可能是夜食症。這類精神疾病跟壓力、腎上腺消耗有關。 對於在晚上工作的人,黃苡菱建議白天三餐多吃一些,且餐與餐的間隔不要太長,固定為4~6小時。如此一來,晚上若吃宵夜,也可以更好地控制分量。 來一份輕食 添飽足感又少負擔 晚上走進便利商店,望著貨架上各式各樣的食物,哪些是理想的宵夜? 小碗的粥、小盒的生菜沙拉、小份的三明治、小塊麵包或小杯優格,這類輕食都不會對即將入眠的身體造成太多負擔。麵包以無餡為主,紅豆餡或卡士達的麵包太甜,不建議當宵夜食用。 瓶瓶罐罐的飲料,如黑木耳露、寒天凍飲、燕麥飲、豆漿、優酪乳和牛奶也可以當宵夜,但要注意飲用的份量。黃苡菱指出,液體類的宵夜以250cc~300cc的份量剛好,但仍以個人體質為主。如果喝一點點就會起夜,則不建議以飲料當宵夜。 如果家裡有罐裝或袋裝的堅果,可以吃一小把止餓,但不能多吃避免脹氣。體質燥熱的人則不建議食用,以免上火影響睡眠。 另外,一小份水果或水煮蛋等新鮮天然的食物也是理想宵夜選擇。還可購買即沖即食的小包裝燕麥片存放,需要時泡一小碗果腹。 作為營養師,黃苡菱最推薦的宵夜是優格:「直接吃原味或淋一點點蜂蜜都好。優格好處第一是給人飽足感,第二是有益生菌,會讓人馬上停止亂吃東西的欲望。」 想吃鹽酥雞怎麼辦? 香酥鹹辣的鹽酥雞,許多人難以拒絕它的誘惑。如果真的很想吃,應以蔬菜為主來搭配。但在營養師看來,無論怎麼搭配,都不建議吃鹽酥雞。 「鹽酥雞最大的問題是回鍋油」,黃苡菱解釋,回鍋油容易增加體內氧化壓力,加上鹽酥雞的食材都切得較小塊,容易吸油。她建議,若真的想吃炸物,可選擇炸雞,食用前去掉油炸表皮,只吃內層的肉。民眾也可以用氣炸鍋自己炸鹽酥雞,沒有回鍋油的問題,還能自己控制油量。 燒烤也是許多人的宵夜選擇之一,但燒烤醬料調味較重,食材經高溫處理後,還會產生糖化終端產物,累積在體內易造成慢性發炎、血管硬化並干擾內分泌功能。燒烤時冒出來的煙含致癌物多環芳香烴,能以吸入、吃入等方式進入體內。 黃苡菱認為燒烤類會比鹽酥雞好一點,只是不能常吃。吃燒烤時建議搭配芭樂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能平衡氧化壓力。 泡麵則以非油炸泡麵較理想,並建議不要喝湯。因為吃下整碗湯麵不僅會造成夜尿,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 食用滷味時,食材同樣以蔬菜為主,肉類為輔,滷汁和醬料都不要加太多,避免影響睡眠。(原載大紀元)
武漢肺炎(又稱新冠病毒、COVID-19)自去年12月在中國武漢爆發,已蔓延至世界90多個國家或地區,目前尚無有效藥物。 武漢肺炎和流感的症狀很相似,是不是也會像流感一樣的、到夏季就自動消失嗎?目前也無人能夠預測。 那麼,如何辨識武漢肺炎(又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VID-19)和流感、一旦大流行該注意的事項,就是大家要關心和了解的。 ●武漢肺炎和流感的症狀區別 武漢肺炎都是首先在肺部出現,然後會快速地入侵他的肺部細胞。武漢肺炎是感染呼吸道,所以造成的症狀跟流感相似,連醫生也很難分辨。 武漢肺炎患者10大主要症狀 : 1、發燒 87.9% 2、乾咳 67.7% 3、倦怠 38.1% 4、有痰 33.4% 5、呼吸急促 18.6% 6、肌肉或關節痛 14.8% 7、喉嚨痛 13.9% 8、頭痛 13.6% 9、發冷 11.4% 10、噁心或嘔吐 5% 一般來說,病毒的潛伏期最短1天,最長可達到24天。 也可藉家族群族感染、無症狀感染者傳播,同時也不排除「超級傳播者」的存在。 ●武漢肺炎的預防和應對 應對這次流行病的5個常見問題,匯集如下: 1、需要準備些甚麽? 在家放一些「非處方藥」,以避免在需要時被迫前往醫療院所,增加感染風險。像是止痛藥、胃藥、止咳藥以及感冒成藥,或是慢性病的處方簽。 2、不要去哪些地方? 旅遊警示等級第一級:泰國、伊朗 旅遊警示等級第二級:新加坡、日本 旅遊警示等級第三級:韓國、義大利 流行地區分級第一級:中國大陸湖北省、廣東省、浙江省、河南省 流行地區分級第二級:中國大陸除第一級以外省份、香港、澳門 3、要不要戴口罩? 建議盡量使用。而生病者一定要戴口罩,以保護他人免受感染的風險。 使用口罩對醫務人員和正在密閉環境中感染病毒的人來說仍然至關重要。醫護人員在部分情況下,建議使用N95防毒口罩。 4、如何避免感染? 目前尚無預防武漢肺炎的疫苗,因此預防疾病的最佳方法是避免接觸該病毒。 防止傳播的方法:避免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用紙巾遮住咳嗽或打噴嚏,然後將紙巾扔掉;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表面和物體;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 5、如果感染了怎麼辦? 如果有旅遊史、又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馬上就診、告訴醫師,讓醫師評估是否進行武漢肺炎的採檢。 如果已經生病或懷疑自己有病,建議待在家裡,除非要接受醫療護理,並將自己與家裡的其他人和動物分開。另外,建議要口罩來掩蓋咳嗽和打噴嚏,經常清潔雙手,並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家用物品,例如器皿、餐具或床上用品。
眾所期待的紐約第一小籠包餐廳「南翔小籠包」,正式於法拉盛39大道的富頓廣場(One Fulton Square)重新開業,以全新的形象和不變的美味與饕客們見面。 南翔小籠包舊址位於王子街、38與39大道之間,與新店面的位置僅有幾步之遙,全新的南翔小籠包佔地5 千平方呎,店主已與美國富頓集團簽定十年租約,富頓廣場以各式美食聞名,包括馬來西亞料理金爸爸、曾登上紐約時報的官府四川、精緻日本料理Iki、韓式炸雞Coop與屋頂酒吧Leaf Bar & Lounge等知名餐廳,南翔小籠包的加入將讓商場中的餐飲更具指標性與多元化。 南翔小籠包總經理鄭艾迪表示,「我們非常開心地宣佈,南翔小籠包正式回歸,經過了數個月的準備,我們以更好的用餐環境、服務品質以及升級的菜色繼承南翔小籠包的傳統,並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 除了招牌小龍湯包、兩麵黃、上海炒年糕、牛肉蔥油捲餅與元盅雞湯等人氣品項外,還加入了外觀吸睛、口味獨特的「六彩小籠包」,包括墨魚汁松露黑色小籠包、紅麴雞肉粉色小籠包、波菜絲瓜干貝綠色小籠包、胡蘿蔔蟹粉黃色小籠包以及限量的甜菜鵝肝紫色小籠包。除了更多樣化的餐點外,週末營業時間也延長至凌晨1點,歡迎消費者於宵夜時段前來。 位於39大道轉角的精華店面可容納150位客人,舒適的用餐環境將以原木與石材等饒富當代風格的建材為基調,再加入以中國傳統磚瓦建築為靈感的元素。 餐廳中央另規劃了開放式廚房,讓消費者能欣賞大廚們製作小籠包的精湛技巧,開業後也將以精通中英雙語的服務人員為主,讓消費者擁有賓至如歸的用餐體驗。 美國富頓集團執行副總裁李芝璇表示,「南翔小籠包的重新開業對社區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非常榮幸南翔小籠包於富頓廣場開業,他們將最正宗的上海美食以及飲食文化帶來了紐約,相信南翔的開業將吸引更多的紐約饕客前來法拉盛品嘗亞洲風味料理。」 更多商家訊息,可拜訪富頓廣場網站(www.OneFultonSquareFlushing.com)與微信公眾號平台(OneFultonSquare)。
據說有20個新長壽秘訣,喝茶排名13,排名第1的長壽秘訣是甚麼?出乎意料,很多人都想不到,一起來看看吧! 新長壽秘訣排行榜 20、大笑 日本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大笑能促使全身血液流動加速,增快新陳代謝,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病、糖尿病的發病機率。每天笑一笑,保持好心情,養肺護心身體好,讓你更顯年輕。 19、護理牙齒 牙齒數量多、質量好,就有了較強的咀嚼功能,能吃的食物多、種類豐富,形成飲食的良性循環,有助於身體健康,因此,牙齒和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18、吃堅果 堅果的養生好處已廣為人知,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纖維、鎂及維生素E等。 澳大利亞學者研究發現,每天吃上一把堅果,能幫助身體分解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會降低40%,患心臟病的機率也會降低29%。 17、吃大蒜 大蒜中的活性成分能調節血糖、減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膽固醇,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堵塞。大蒜最佳的食用方式是刀切、擠壓或剁成碎粒,放上幾分鐘後再食用最好。 16、跳舞 英國斯特靈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跳舞能加快血液循環,增加腦部供血,有跳舞習慣的人和不常跳舞的人相比,血管韌性更強、骨骼密度更大、骨骼中鈣含量更高,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15、少看電視 美國內華達大學的研究員調查發現:和每天看電視時間控制在1小時和以下的受試者相比,每天看電視至少3小時的人早亡風險增加2倍。 14、吃蘋果 常吃蘋果好處多多,俗話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中含有的鉀鹽,能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中和,有效減少鈣的流失,預防骨質疏鬆,所含的維生素、蘋果酸則能分解脂肪,防止肥胖,並能有效降低患癌風險。 13、喝茶 茶葉中含有維生素、類脂、咖啡鹼等450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學成分,茶多酚更能阻斷致癌物質在體內合成,有殺傷癌細胞,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12、保持鎮靜 焦慮、暴躁等不良情緒,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在憤怒爆發後的2小時,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了近5倍,中風的風險也增加了3倍多。 11、少吃糖 糖對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覷,長期多量攝入糖分會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紊亂,引發糖尿病、白內障、佝僂病等多種慢性疾病,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機率。 10、保持開心 英國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大規模健康資料進行分析,發現輕度憂慮者因心臟病離世的風險比一般人高29%。我們要學會舒緩壓力,身體才能更加健康。 9、高質量睡眠 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指出,高質量睡眠能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在人體睡眠中,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心肺功能都得到休整,可以調節生理機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並能延緩衰老。 8、吃花菜 美國科學家指出:常吃花菜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病機率,花菜中的類黃酮也能夠防止血小板凝結成塊、加強血管壁承壓能力,提高免疫力,減少心臟病和壞血病的發生。 7、擁抱 日常生活中,只要一個擁抱就可以表達出多重感情,有助於釋放出更多親密激素——催產素。英國一項研究表明,催產素可以提高長壽機率,每天擁抱2次以上比不擁抱的人平均長壽7年。 6、吃綠葉菜 每天應保證至少攝取200克的綠葉菜分量,在日常飲食中增加綠葉菜的攝入量能夠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綠葉菜中富含胡蘿蔔素和葉黃素,能預防骨質疏鬆,降低冠心病的發作風險。 5、減少卡路里攝入 減少攝入卡路里,對應新陳代謝所需的消耗也就減少了,從而能夠保存更多的精力。瑞典歌德堡大學研究發現,減少攝取卡路里不但有助於延緩衰老,也會明顯降低糖尿病、癌症等的發病率。 4、吃薑 薑中的薑辣素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幫助抵禦多種疾病。常吃薑可以刺激腸胃黏膜,促進食物消化吸收,也可促使血液循環加快,祛除體內濕氣和寒氣。 3、不要久坐 久坐的危害很大,久坐時血液循環集中在下肢,且流動速度減慢,容易引起心臟機能減退,腦供血不足,甚至提前患上老年痴呆。《英國醫學雜誌》一篇文章說:每天多坐3小時,壽命恐將縮短2年。 2、跑步 跑步這種低衝擊性、非對抗性的運動能有效鍛練膝蓋,增強膝蓋承壓能力,還可以輔助消除脂肪肝,幫助女性避開乳腺癌、子宮內膜癌,並延緩血管老化,防止靜脈曲張,修復膝軟骨損傷等。不過,跑步切記量力而行,跑步前一定要熱身,並循序漸進,不要跑太久以免造成膝關節勞損。 1、唱歌 美國老年學研究中心調查發現,歌劇歌唱家的心臟功能和普通人相比更加活躍。一般人空閒時隨口哼唱就能愉悅身心,益壽延年,不需要達到專業水準。 唱歌時,氣息在我們體內循環,能起到按摩的作用,具有保持大腦活力、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腸胃健康等其他運動都代替不了的好處。
常到好市多Costco購物的人都知道,結完帳之後,收據別馬上收起來,因為門口店員在你要出門前,需要看看你的收據,再畫上一筆。然而,為什麼需要這麼做? Costco會檢查收據 並非把客戶當小偷 當你在Costco把購物清單上的商品,或者沒在清單上但是突然想到要買的商品,放入推車,並走到了結帳櫃檯、結完帳之後,老練的消費者都會知道,這時你可以先不用把帳單收起來。 這是因為門口的Costco員工會需要端詳端詳,並拿筆在上頭做記號後,你才能夠走出店外。然而,為什麼Costco要檢查你的帳單呢? 這種感覺好像是被監督、被檢查,彷彿店員是要檢查你是不是確實付了錢、有沒有偷偷多拿走什麼東西,以致他們蒙受損失。 據美國網路媒體Mashed報導,其實真的不是這樣的,Costco這麼做都是為了你的權益。你可以發現,其實店員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在一一比對帳單與推車內的商品,事實上,他們只是大略地點一點「數量」。 如果發現,你只買了一盒牛肉,回到家後才意識到價錢怪怪,拿起帳單一看,牛肉條碼被重複刷了兩次,那豈不是挺氣人的? MSN生活頻道有進一步報導,這些在出口處送走客人的店員是要觀察,你推車中的商品有沒有被重複計算了。比方說一盒牛肉的條碼,是否被感應到兩次;又或是優惠的商品有沒有真的用優惠價計算。 門口的店員如果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他們就可以即時處理,將你領到旁邊的退貨區。把你多付的錢退還給你。 「我們不是要避免損失,店內確實有防止損失的機制,但那不是門口店員的工作,」一位Costco員工在國外Reddit論壇網站上這樣說。 曾經在Costco上班的另一名員工也說,門口的店員也要負責提醒顧客,別忘記帶走付錢買的東西,比方說會員禮物卡,又或是「先填單再取貨」的大型商品,像是液晶電視、冰箱等。(真的不要懷疑,有人付了錢卻忘記帶走。) 其實不只Costco,在美國只要是倉儲式量販店,門口都會有查看收據之店員。美國零售商沃爾瑪旗下之倉儲式商店Sam’s Club便是一例。 Sam’s Club表示,他們會安排特別友善又健談的店員在門口,主要目的為確保透過APP下單的交易順暢無有阻礙、確認顧客有買到自己想要買的東西、處理客訴,以及分享隨後的促銷資訊。 如果顧客硬是不拿收據出來會怎樣? 雖然Costco明言不是懷疑顧客手腳不乾淨,但還是有人對於收據被檢查,感到不舒服。 美國一位專欄作家便曾發起「不拿出收據運動」,他寫道:「如果你想加入我的行列,我想要你們知道,不拿收據出來,不會犯法。如果店員因此想阻擋你,或與你發生肢體接觸,就可能涉及非法禁錮或攻擊或其他罪名。」 但,這位專欄作家錯了。據《CBS》報導,此為Costco的權利,並且這項條款就寫在會員規章裡,而你在填寫會員申請時已經簽名了。 消費者權益網站Consumer World的創辦人埃德加‧杜沃爾斯基(Edgar Dworsky,音譯)說,除非有事前簽署規章的商店,否則一般商店員工就完全不能要求檢查顧客收據,且顧客也沒有義務交出收據。原載《看中國》
隨著溫度回暖,許多人都會到野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不過,紐約地區的朋友要注意,遠離一種名為毒漆藤的毒性植物,否則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甚至潰爛。 來看視頻報導: https://youtu.be/Dmyfn8oCNC0 根據紐約州環境保護廳(DEC)的資料,這種毒漆藤的枝葉呈現三片葉,是一種喜陰的植物,一般生長在樹木的旁邊,產於北美,紐約州內都能看到這種植物。 毒漆藤的汁液中含有一種叫做漆酚的化學物質,不慎觸碰到可能引起過敏、皮疹、奇癢無比,嚴重可能導致皮膚潰爛。 民眾前往野外地區,最好身穿長袖衣物,如果碰到毒漆藤,務必用專用清潔劑,如Tecnu或Zanfel進行清洗,並且要用冷水。 每年,美國中毒控制中心都會通報,至少35萬起毒漆藤引起中毒的案件。 毒葉長這樣:
美眾院議員約霍提案、新任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連署的支持台灣重返世衛組織法案,1月22日在眾院無異議通過。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研議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衛觀察員地位。 據中央社報導,這項法案去年也曾在聯邦眾議院表決通過,但因為參議院議程緊湊,未能排入參院法案表決議程。根據規定,在新國會成立後,所有未經參眾兩院通過生效的法案,都必須重新提案。 美國新國會在3日正式運作後,約霍(Ted Yoho)在小修法案內容更新至最新資訊後,於8日再度提案,並獲得麥考爾(Michael McCaul)、恩格爾(Eliot Engel)、夏波(Steve Chabot)與費茨派垂克(Brian Fitzpatrick)等議員的共同連署。 這項法案22日在眾議院院會無異議通過後,將送交參議院表決。 法案主要是要求美國國務卿研議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地位。 法案指出,台灣從2009年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活動。但在總統蔡英文於2016年上任後,台灣的國際空間遭到中共打壓,2016年世衛大會邀請函姍姍來遲,2017與2018年更是未能接獲邀請。 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應支持並協助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若是台灣仍未能獲邀出席,國務卿必須提交報告說明。 美國國會長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去年5月世衛大會召開前夕,包括現已退休的時任眾院外委會主席羅艾斯(Ed Royce)與恩格爾在內的172名眾議員,聯合致函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要求世衛組織應無條件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及相關技術性會議。 美國國務院的一貫立場則是支持台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以主權國家為會員資格的國際組織。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去年出席世衛大會時,曾公開發言力挺台灣,強調台灣不該被世衛組織排除在外,表示對於台灣不能參與世衛大會,「我們再次表達失望」。
碳酸汽水等含糖飲料雖然清甜可口,但攝入過多的糖分,也會帶來健康問題,來聽醫生的建議。 紐約市衛生局近日發布一項宣導活動,將含糖飲料和香煙進行比較,提醒民眾經常喝碳酸飲料、運動飲料、加糖冰茶、果汁調酒等含糖飲料的危害,可能會造成2型糖尿病、心臟病、齲齒以及肥胖等問題。 內科專科家庭醫生 郭曉軍:「糖實際上是一個營養要素之一,當然營養太多了那肯定就會有問題。」 衛生局的數據指出,紐約市1/3的成年人和1/4的高中生,每天至少喝一杯含糖飲料,其中少數族裔和不滿5歲兒童的比例則更多。 內科專科家庭醫生 郭曉軍:「我們吃食物都會有飽的感覺,如果喝高糖飲料,有時候是沒有飽的感覺的,因為水在胃裡面很快就排空了,所以我們就會接著吃,又喝很多,就很容易過量。」 醫生建議,重視健康的民眾最好改變飲食習慣,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內科專科家庭醫生 郭曉軍:「少喝點(含糖飲料),你可以喝點其他飲料,含糖少的,另外就是糖的替代品。比如說可以喝減肥可樂,但我們還是不主張喝,因為它雖然把糖代替之後,但它畢竟還是碳酸飲料,長期喝碳酸飲料還是不太好。」 紐約市衛生局的網站資料介紹,不含糖的茶、咖啡和低脂牛奶,以及清水、蘇打水等等都是健康飲料。 報導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土豆全身都是寶,很受歡迎,有「地下蘋果」的美譽。把主食換成土豆,還能幫助降血壓、降血脂、控血糖,是「三高」人群的福音! 有人問:「吃慣了米麵,土豆能當主食嗎?」其實,民間早有「薯豆半年糧」的俗語,土豆等薯類被人們用來果腹。對於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病人,土豆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土豆比香蕉更補鉀 降血壓效果更強 土豆含鉀高,鉀可預防中風,協助肌肉正常收縮,有防治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功效,這也讓土豆享有「地下蘋果」的美譽。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取3510毫克的鉀元素。有高血壓的朋友,更應該注重補鉀。 在很多人心中,香蕉是最好的鉀元素來源,但事實並非如此。 有關數據顯示,100克香蕉中含鉀256毫克,而相同重量的土豆含342毫克,芋頭含378毫克,並且後兩者的熱量均低於香蕉。 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教授琳達•霍恩表示,以土豆為代表的含鉀蔬果有助於降低血壓。 土豆含有抗性澱粉 能降低膽固醇 由於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所以一直被當成補充能量的食物,但其實它也是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的極佳來源。 土豆中含有的抗性澱粉對消化系統功能有益,當其到達大腸部位後,能發揮出抵禦癌症和降低膽固醇的功效。 此外,土豆也是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很好來源,同時它的脂肪含量較低,是能保護心臟的白色蔬菜。 土豆能幫助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的福音 土豆富含抗性澱粉和膳食纖維,能令人體消化緩慢,升血糖速度減慢,易於控制餐後血糖和胰島素分泌。 土豆含8%~29%的澱粉,低於米飯、饅頭、麵包等食物;蛋白質含量約0.75%~4.6%,其中賴氨酸達93毫克/100克,色氨酸也有32毫克/100克,這都是其他糧食缺乏的;脂肪含量低,僅有0.2%左右。 中醫認為,土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氣、和胃調中、減肥降脂等功效,可輔助治療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關節疼痛、皮膚濕疹等。特別是老年人,經常食用土豆十分有益於健康。 研究顯示,土豆的維生素含量甚至與蔬菜相當,尤其是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含量較高。前者是抗氧化劑,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損害,後者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土豆還有優質蛋白,蛋白質量可與雞蛋媲美;其次土豆含鎂和膳食纖維豐富,有益於心臟和心血管健康。 土豆營養吃法排行榜 蒸土豆是最理想的方式 第一名是:蒸土豆 對營養影響很小。蒸土豆是最理想的烹調方式,對營養影響很小,還能保留天然清香。蒸熟的土豆維C保留率在80%以上,而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幾乎不損失,而且澱粉顆粒充分糊化,更易消化吸收。 第二名是:土豆泥 口感酥軟,適合老人和孩子。經過合理搭配,比如酸奶堅果土豆泥,還能補充蛋白質、微量元素,能幫著控制體重、血糖、血壓等。但如果加入人造奶油、香精、糖等,土豆泥的營養就會大打折扣。 第三名是:燒土豆 斷面少,水溶性維生素損失少。土豆燒牛肉是絕配,牛肉能補充土豆中缺乏的礦物質鐵和蛋白質,土豆則可補充牛肉缺少的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土豆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減少人體對牛肉中含有的膽固醇的吸收。需要注意的是,燒土豆前不要先油炸,否則會破壞其他營養素,增加脂肪攝入。 第四名是:炒土豆片 烹製時間較短,對營養素的破壞程度小。刀工比土豆絲少,可以減少營養流失。需要注意,土豆片切好馬上烹飪,別用水泡。原載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