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美國媒體近日披露了白宮移民政策改革草案的細節,其變化之大幾乎將會影響所有持有美國綠卡的永久居民和已經歸化的美國公民。其中包括:綠卡持有者或不能再為其配偶申請移民,歸化的公民也不能再為其父母申請移民,獲綠卡也要考試,現有移民排期清零……華盛頓《國會山報》(The Hill)在週一(5月27日)的一份報導中說,美國移民法改革的宗旨將是按照「優勢、價值」而不再是按照「親屬裙帶關係」邀請移民來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上週五(5月24日)於白宮的發言中也對外表示,新的移民系統將會用「建設美國」簽證代替此前的簽證系統,並將限制基於「家庭移民」的綠卡系統,支持基於能力和優勢的計分移民制度。 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的執行董事、前美國移民和歸化局政策和規劃執行副專員兼顧問斯圖爾特‧安德森5月24日在《福布斯》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白宮正在研究的新移民法中可能出現的巨大變化。 觀看視頻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OAdjjkukQ 綠卡持有者或不能再為其配偶申請移民 新的移民政策或將禁止美國永久居民(綠卡持有者)為其配偶申請移民美國,而只有美國公民可以為自己的配偶申請移民。這樣,在某人自己獲得了美國綠卡之後,他必須要等到5年之後,申請移民歸化,並成為美國公民之後,才能為自己的配偶申請和辦理來美的綠卡。這可能意味著夫妻單獨一方來美獲得永久居民權後,只能在5到7年之後才能團聚並共同在美國長久居住。 公民不能再為其父母申請移民 根據現行移民法規,美國公民可以為其配偶、父母、未成年或成年子女,以及自己的兄弟姐妹申請辦理美國移民。合法的永久居民(綠卡持有人)也可以為配偶、未成年子女或未婚成年子女辦理移民。但新的移民法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即使歸化後成為美國公民,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為父母申請移民。 獲綠卡也要考試 比公民考試難 正在研究中的新移民法規還規定,那些申請獲得綠卡的人士,也必須通過英語考試和美國常識測試。而且可能要比公民考試難。此前,只有那些從永久居民申請入籍的人士才會被要求到移民局進行基本英語讀寫能力和關於美國歷史、政府機構等基本常識的測試。 現有移民排期清零 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顯示,目前約有400萬人等待綠卡排期,其中有大約360萬是親屬移民。這其中有220萬是美國公民的兄弟姐妹,95萬是公民的成年子女,另有47萬是永久居民的配偶或子女。這些排期等待者主要來自墨西哥、菲律賓、印度、越南和中國。 但聯邦移民局很有可能會將這些移民排期清零,並由新的綠卡計分系統代替。白宮指出,目前已經在等待綠卡的移民將有可能在新的計分系統裡獲得額外的分數,但尚沒有任何明確的細則。 不過,白宮正在研究的這個新移民改革方案尚未成為法律,它必須要經過國會討論和通過才能生效。其間,很可能有很多細節會被大幅修改,而且這個過程也不是短期能完成的。
一名賓州華男因在申請歸化入籍美國時,對其曾犯下的兒童色情罪撒謊,被控入籍欺詐和作偽證,於去年12月認罪,週三(22日)賓州東區聯邦法院對他判處12個月徒刑,取消其美國公民身分,刑滿後他將被遣返回中國。 據賓州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公布的信息,30歲的陳偉星(音譯,Weixing Chen)住在賓州Brookhaven,此前他在填寫歸化入籍表格和接受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面談期間,隱瞞他曾試圖與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及收集兒童色情片的事實。 根據公告,陳偉星在申請過程中,謊稱自己申請入籍之前從未犯過罪,而事實上,他在宣誓成為美國公民之前,曾用電子通訊頻繁與兩名未成年人聯絡,試圖與她們發生性關係。他在成為美國公民後,於2015年被賓州特拉華縣法庭定罪多項性侵兒童罪名。 陳偉星在去年12月初承認一項入籍欺騙罪和兩項入籍過程偽證罪。他於週三被賓州聯邦法庭法官戴蒙德(Paul S. Diamond)判刑12個月監禁,外加3年獄外監管,他將失去美國國籍,服刑期滿後將被遣返回中國。 賓州東區聯邦檢察官麥克斯韋恩(William M. McSwain )表示,美國移民和入籍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保證美國的安全,陳偉星無視法律,侵犯未成年人,並在成為美國公民過程中欺騙美國政府。檢察官辦公室將繼續追究違法者的責任——無論你是誰、來自哪裡。 費城國土安全局的特工負責人Marlon V. Miller說,國土安全調查將積極追查那些非法獲得移民福利的案件,特別是涉及兒童色情的刑事案件。 移民局新辦公室 嚴打入籍欺詐 根據美國《移民和國籍法》的規定,若入籍者被發現通過隱瞞信息非法獲得美國公民身分,可撤銷其美國國籍。川普總統上任之後,司法部開始重視這類欺詐案,2018年中,美國移民局成立新辦公室重新審核數據,從1990年以後的數據查起,嚴打入籍公民造假,查到就撤銷公民身分並驅逐出境。 聯邦伊利諾州北區檢察官辦公室的一起案例說明,隱瞞中共黨員身分也屬於入籍欺詐。該案例中,在美國歸化入籍的林祿(音譯,Lu Lin),被發現隱瞞他曾是中共黨員的歷史,以及曾使用林祿以外的姓名的事實,2016年在伊利諾州聯邦法庭承認移民欺詐罪。 那麽,在什麽情況下美國政府會取消一個人的公民身分? 第一,在入籍期間偽造或隱瞞相關事實:如果USCIS發現你在入籍申請的過程中不誠實,就可能會對你作出剝奪國籍的行為,即使是在幾年或者幾十年後,甚至是在被授予了美國公民身分之後,就如上面陳偉星的案例。 第二,加入危險組織:如果美國政府證實你成為美國公民後的五年內加入了危險組織(如納粹黨和基地組織等),也會撤銷你的公民身分。在美國國會調查你涉嫌參與危險組織或其行動前,如果你拒絕自我證實,也可能會被撤銷美國公民身分(儘管公民身分滿十年之後,作證的要求會失效)。 第三,遭到軍方不光彩地解僱:在美國軍隊中服役可以授予你美國公民身分,但是如果你在服役滿五年之前遭到軍方不光彩地解僱,你的美國公民身分也可能會被撤銷。 公民身分的取消必需由美國聯邦法院執行,不同於綠卡身分可以由移民局取消。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在執行剝奪公民國籍時,必須在聯邦法院提出清晰的、令人信服的以及明確的證據證實指控。◇
由知名臺灣導演楊力州所拍攝的紀錄片《紅盒子》(Father),描述臺灣傳統布袋戲藝師陳錫煌的曲折人生及與父親李天祿間的難解關係,該片將於4月14日在紐約華語電影節(CineCina Film Festival)放映,導演楊力州並將來美與紐約觀眾交流,分享他從影以來拍攝歷程最久的作品。 導演楊力州為《紅盒子》花十年跟拍布袋戲國寶大師陳錫煌,片名取自於陳錫煌供奉戲神祈求表演順利的「紅盒子」,片中不但展現許多精湛的布袋戲演出,也突顯布袋戲傳統凋零而面臨技藝傳承的問題。此外英文片名「父親」(Father)更點出陳錫煌活在布袋戲傳奇名師的父親李天祿的身影下,父子關係之間複雜難解的情結。 陳錫煌是唯一獲得臺灣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與「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雙授證的國家級藝師,他成長於布袋戲世家,祖父與外公皆是布袋戲團班主。導演楊力州自述,年輕時欣賞過陳錫煌師傅的布袋戲後就深深著迷,決心拍攝他的紀錄片,結果一拍就是十年,去年還完成布袋戲VR及AR影片,接下來也將繼續記錄陳錫煌師傅的偶戲表演,盼透過影像傳承這門傳統藝術。 臺灣導演楊力州執導過《拔一條河》、《被遺忘的時光》等許多膾炙人口的紀錄片,2016年曾以記錄臺灣金馬影史的《我們的那時此刻》來訪紐約,此次受紐約華語電影節邀請,再次攜新作《紅盒子》來美,該片將於4月14日在紐約SVA戲院、5月26日接續在波士頓臺灣影展放映,活動詳情請上網站查詢。 【楊力州導演的話】 這是⼀部關於台灣傳統布袋戲技藝、傳承,以及⽗子關係的紀錄片。在拍攝的十年間,看著布袋戲文化因為語言的壓制、娛樂的多樣化後不可逆的消逝,我想…就⽤最華麗的⽅式跟它說再⾒吧!面對台灣傳統布袋戲的消逝,請再看⼀眼,這可能會是最後一眼。 放映場次(以網站最新資訊為准): [紐約] CineCina Film Festival 2019 導演楊力州將出席映後座談。 4月14日週日晚間6時30分 SVA Theater(333 W 23rd St, New York, NY 10011) [波士頓] Taiwan Film Festival 2019 5月26日週日晚間7時 Lecture Theatre, Building 26 – Room 100, MIT (60 Vassar St., Cambridge, MA 02139)
擔任美國紐約華策會福壽老人中心主任30年的王能,正式退休,1月29日,華策會為他舉辦歡送會,約200人出席。眾人紛紛向他送上鮮花、為他切蛋糕、與他合照留影,感謝王能把自己最年富力強的30年奉獻給老人中心,大家在表達不捨的同時,也祝福他展開嶄新的、豐富的退休生活。 華策會董事長曾翁若梅、首席執行官何永康及福壽老人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羅一玲等,在慶祝會上感謝王能對老人中心及社區多年的貢獻及付出。 紐約市市議員顧雅明及各民選官員均派員參加歡送會,包括市國會眾議員孟昭文,紐約州參議員(Senator Toby Ann Stavisky),主計長斯靜格(New York City Comptroller Scott M. Stringer),皇后區長凱茲(Queens Borough President Melinda Katz); 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錫(Assemblyman Ron Kim)、與李羅莎(Assemblywoman Nily Rozic)等,並頒發感謝信,感謝王能對社區的貢獻。 華商會總幹事杜彼得等社區人士也出席了歡送會。 王能在1989年的二月份開始擔任福壽老人中心的主任,在此之前,他擔任中心的個案專員及聯絡員。當他開始工作的時候,有大量的中國及亞裔移民湧入皇后區法拉盛,他們非常需要資源及社區服務,像許多其他的華策會員工一樣,王能不僅為服務社區,也是社區的一員,他整個的職業生涯為華策會工作,他和他的家人也一直活躍在社區的事業中。 王能表示,自己目前對退休生活還沒有具體的規劃,但「希望為社區盡更多力」。 王能發表六頁紙長的致辭,他回顧,32年前他不滿30歲,就到華策會從事耆老服務,不過他1986年去面試時,應聘的是服務年輕人的崗位,「面試我的是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主任陳淑齡,我很緊張,面試一路順利,到最後一個問題,問我是否有服務年輕人的經歷,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Young People?洋人?』我立即回答:沒有。回答完後,我就後悔了。陳淑齡就說,那你就去服務耆老的項目吧。」王能說到這,眾人都哈哈大笑。 福壽老人中心辦得有聲有色。王能說,他從前輩那裡受益良多,他的經驗是緊緊抓住兩點:一是從事社工,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單幹,需要與其它機構合作;二是要「重視預算」,「管理老人中心,就像管理一家公司一樣,若生存不下去,怎樣發展?」 王能介紹了在福壽老人中心發生的、曾改變了聯邦福利立法的事件。1996克林頓總統要修改聯邦福利政策,聯邦社會部的部長為修改福利立法來紐約調研,在皇后區只選擇到福壽老人中心聽取意見。他抵達福壽中心後,一個86歲、從香港來美60年但無身分、依靠現金補助(SSI)生活的老人,向部長直言不要取消她的SSI。部長把她的呼聲帶回白宮,後來克林頓簽署的法案,聽取了這個的意見,沒有取消在改革實施前已領取SSI的無證移民的這項福利,惠及了全美像她這樣的無證移民。 跟隨王能多年的的福壽老人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羅一玲哽咽表示,老人家們跟了王能這麼多年,「萬般不捨得他離開」。她也希望大家記住福壽老人中心對華策會的貢獻——現在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大樓所在的地塊,是福壽老人中心的耆老省吃儉用買下來的,「我們先後搬過七次家,有一次實在找不到地方,只得搬到佛光山,呆了九個月」,老人們只吃素、沒有肉吃的日子都經歷過;因為場地不穩定,所以耆老們決心一定要買自己的物業,後來用省下的錢及捐款買下現址,地塊於2008年改建,2017年福壽老人中心回遷。 2019年1月31日,鄭石將擔任華策會福壽老人中心的新任主任。 鄭石擁有在社區服務機構協助和指導服務亞裔社區,移民及難民的社區服務超過二十五年的經驗。他之前在亞洲人平等會的新美國人機會中心擔任主任,在法拉盛開發了老人日托及職業培訓計劃。在此之前,從1998年至2012年,他擔任美東越棉寮華僑社區中心行政總監,期間他為美國亞裔移民及老年人創建了許多服務項目,其中包括在華人社區的第一個預防虐待老人的服務項目。 福壽老人中心位於華策會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內,此服務中心為各年齡的社區人士提供不同的社區服務,包括幼兒教育,特殊家庭服務,年長者社區服務就業計劃,青少年服務,職業培訓及成人英文班等。 關於華策會 於1965成立,華策會是一個創造正向社會變革的社區服務機構。 華策會為紐約市的華裔美國人,移民及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務,確保他們得到公平的資源及機會。華策會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機構,為超過六萬個個人及家庭在教育,家庭,社區及職業方面提供協助。
美眾院議員約霍提案、新任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連署的支持台灣重返世衛組織法案,1月22日在眾院無異議通過。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研議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衛觀察員地位。 據中央社報導,這項法案去年也曾在聯邦眾議院表決通過,但因為參議院議程緊湊,未能排入參院法案表決議程。根據規定,在新國會成立後,所有未經參眾兩院通過生效的法案,都必須重新提案。 美國新國會在3日正式運作後,約霍(Ted Yoho)在小修法案內容更新至最新資訊後,於8日再度提案,並獲得麥考爾(Michael McCaul)、恩格爾(Eliot Engel)、夏波(Steve Chabot)與費茨派垂克(Brian Fitzpatrick)等議員的共同連署。 這項法案22日在眾議院院會無異議通過後,將送交參議院表決。 法案主要是要求美國國務卿研議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地位。 法案指出,台灣從2009年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活動。但在總統蔡英文於2016年上任後,台灣的國際空間遭到中共打壓,2016年世衛大會邀請函姍姍來遲,2017與2018年更是未能接獲邀請。 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應支持並協助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若是台灣仍未能獲邀出席,國務卿必須提交報告說明。 美國國會長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去年5月世衛大會召開前夕,包括現已退休的時任眾院外委會主席羅艾斯(Ed Royce)與恩格爾在內的172名眾議員,聯合致函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要求世衛組織應無條件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及相關技術性會議。 美國國務院的一貫立場則是支持台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以主權國家為會員資格的國際組織。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去年出席世衛大會時,曾公開發言力挺台灣,強調台灣不該被世衛組織排除在外,表示對於台灣不能參與世衛大會,「我們再次表達失望」。
在2019年,美國的H1B簽證項目的現況到底是怎樣?而美國政府停擺,導致EB5投資移民項目申請暫停,投資者們還有什麼辦法移民來美國?來聽聽美國資深移民律師朱偉的看法。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在週五凌晨發表推特,讓H-1B持有者放心,簽證申請的政策將會簡化,並為申請者提供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鼓勵有才幹、高技能人才來美國發展。 每年,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會發放85,000個H-1B簽證,其中65,000個給擁有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的申請人,20,000個給擁有碩士學位或更高學歷的申請人。 不過,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在2017年簽署了「買美國貨、僱美國人」的行政命令後,美國公司通過H-1B簽證項目僱員的要求可能更高。 紐約移民律師 朱偉:「以前曾經有人說過,所有的碩士文憑的外國留學生,美國應該吸引他們,讓他們留下來。如果是所有碩士生呢,這個範圍相當廣,看來不是太現實。現在這個H-1B的改革,只要還是針對高科技方面,STEM專業的,包括:科學技術、生化、環境、工程這些。博士生啊、研究人員啊這些,頂端的真正科技人才,可能會增加名額。同時它(移民局)會削減非技術性的,就是技術要素不那麼高的,一般像編程啊這些,分配的名額會減少。」 投資移民方面,一種是EB-5區域中心投資移民,申請者投資額為50萬美元。不過,美國國會近日公布,「區域中心」(Regional Center)項目已於2018年12月21日起暫停受理新的申請,已獲批者可繼續遞交移民申請或轉身份申請,但2018年12月22日後,所有申請審核暫時停止。 紐約移民律師 朱偉:「區域中心(計劃)是不是繼續往前走,目前看來還要有一個辯論法的一個程序。50萬這個額度在川普當政以後是有非議的,認為50萬的門檻太低,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呢,是富人有錢買了這個移民身份,他是不是真的對美國做出這麼大的貢獻,有很多的人士對此是有看法的。」 另一種投資移民項目,為直接投資,通常投資額是100萬美元。 紐約移民律師 朱偉:「直接投資的好處是不用擔心管理問題,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能力,在美國經營生意。所以各有利弊。」
Albany, NY—Senator Toby Ann Stavisky (D-Flushing), took the oath of office to begin her eleventh term in the New York State Senate. Senator Stavisky, the first woman from Queens elected to the NYS Senate, was sworn-in with nineteen other women. “The State Senate now has a record number of women […]
碳酸汽水等含糖飲料雖然清甜可口,但攝入過多的糖分,也會帶來健康問題,來聽醫生的建議。 紐約市衛生局近日發布一項宣導活動,將含糖飲料和香煙進行比較,提醒民眾經常喝碳酸飲料、運動飲料、加糖冰茶、果汁調酒等含糖飲料的危害,可能會造成2型糖尿病、心臟病、齲齒以及肥胖等問題。 內科專科家庭醫生 郭曉軍:「糖實際上是一個營養要素之一,當然營養太多了那肯定就會有問題。」 衛生局的數據指出,紐約市1/3的成年人和1/4的高中生,每天至少喝一杯含糖飲料,其中少數族裔和不滿5歲兒童的比例則更多。 內科專科家庭醫生 郭曉軍:「我們吃食物都會有飽的感覺,如果喝高糖飲料,有時候是沒有飽的感覺的,因為水在胃裡面很快就排空了,所以我們就會接著吃,又喝很多,就很容易過量。」 醫生建議,重視健康的民眾最好改變飲食習慣,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內科專科家庭醫生 郭曉軍:「少喝點(含糖飲料),你可以喝點其他飲料,含糖少的,另外就是糖的替代品。比如說可以喝減肥可樂,但我們還是不主張喝,因為它雖然把糖代替之後,但它畢竟還是碳酸飲料,長期喝碳酸飲料還是不太好。」 紐約市衛生局的網站資料介紹,不含糖的茶、咖啡和低脂牛奶,以及清水、蘇打水等等都是健康飲料。 報導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無論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如何,蔡英文的歷史地位已經確立。 馬英九自豪他的八年任內,是兩岸六十年來最和平繁榮時期。但蔡英文僅上任兩年餘,就締造台美斷交以來最受禮遇時期。 川普稱蔡英文為台灣總統,美國軍艦連續兩次通過台灣海峽,並通過「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彭斯肯定並強調台灣是民主典範。國務院宣佈制裁伊朗的八個豁免國家,將台灣同時與中國納入名單上,這不就是暗示台灣並不隸屬中國? 蔡英文的內政處理得不好,但在國際外交與兩岸關係,她有資格成為民選總統以來,掌握度最沉穩、最中間路線、最如實反映台灣民意的總統。 甚麼是最中間路線、最如實反映台灣民意?說穿了就是「反共」。 無論是中華民國或台灣,本質上就是一個民主自由的政治實體(國家),無論是以民主為前提的支持兩岸統一,或是追求台灣獨立,共識都是一致的,就是反共。 蔡英文說拒絕接受一國兩制、九二共識,確實都是如實反應台灣人不分黨派的「反共」意識。 相較李登輝、陳水扁的兩岸關係掌握度,前者拋出兩國論、中華民國在台灣,陳水扁則是挑釁居多,蔡英文已經是相當沉穩了,也是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最能夠信任的台灣總統。 關於作者 趙曉慧,資深媒體人,現任「真言滔滔客」召集人兼發言人。曾在《蘋果日報》、《今週刊》、《中央社》、《鉅亨網》、《NOWnews》等媒體擔任財經記者,以及《Money 錢》雜誌副主筆、《台灣銀行家》雜誌執行副主編,媒體經驗豐富,涵蓋紙媒、網路即時新聞等。 趙曉慧同時撰寫時事評論,涵蓋政論、財經、影評、劇評、樂評、美食等,深獲讀者喜愛及好評。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or reflect the views of Media To Share.
「真言滔滔客」創社2019年第一場財經論壇即將展開。 美中貿易大戰繼續在2019年延燒,川普到底在想甚麼?中國究竟有多少承受能力?台灣夾在中間又該如何抉擇? 看懂川普、透視中國、企業法遵、假新聞,2019年台灣拚經濟必須具備的四張拼圖,一張一張帶聽眾深入解析。 時間:2019年1月12日(六)pm 1:30 地點: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報名網址: https://bit.ly/2T99n0c 【真言滔滔客財經論壇/主講人系列介紹一:趙曉慧】 網路自媒體社群「真言滔滔客」(The Truth Talker),創社後舉辦第一場財經論壇「美中貿易戰延燒,2019 台灣經濟怎麼走」,主持人由「真言滔滔客」召集人趙曉慧擔任,她是資深財經記者出身,熟悉台灣的財經趨勢與政策走向。 趙曉慧除了擔任主持人,也是這一場論壇的首場演講「看懂川普戰略,台灣經濟不悲觀」主講人。她將以財經媒體人的視角深度剖析,美中貿易大戰誰將會是贏家,全球及台灣經濟將產生的巨變,最後對政府提出拚經濟的政策建言。 趙曉慧曾經在《蘋果日報》、《今週刊》、《中央社》、《鉅亨網》、《NOWnews》等媒體擔任財經記者,以及《Money 錢》雜誌副主筆、《台灣銀行家》雜誌執行副主編,媒體經驗豐富,涵蓋紙媒、網路即時新聞等。 她以房地產新聞起家,見證 2003 年 SARS 疫情結束後全台灣房地產起漲、2007 年高鐵通車、2008 年金融海嘯等歷史性時刻。 接著轉入傳統產業領域,主跑「中概股」證券新聞,包括塑化、汽車、食品、航空、海運。隨後,她轉戰高科技產業新聞,包括晶圓代工、太陽能、精密機械等,對台灣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對抗紅色供應鏈有深入的觀察。 台灣主要的「台字輩」大型企業包括台塑集團、台積電,以及指標型企業家族包括台塑王家、裕隆集團嚴家、頂新集團魏家、統一集團,都曾經在趙曉慧筆下著墨過。 第 15 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的「報紙專題報導獎」,趙曉慧是當屆的佳作獎得主之一,聯合執筆的作品是「巨龍崛起 台灣挑戰新賽局」。 2014 年趙曉慧開始主跑財經政策新聞,包括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國發會、經濟部、六大工商團體、研調機構,以及 2016 年總統大選藍綠兩黨候選人財經政見。 趙曉慧同時撰寫時事評論,涵蓋政論、財經、影評、劇評、樂評、美食等,讀者最多的評價是「中肯」、「精闢」。2016 年 11 月美國總統大選是川普與希拉蕊對決,趙曉慧提早半年預測希拉蕊大勢已去。 【真言滔滔客財經論壇/主講人系列介紹二:林志潔】 美國司法部大動作起訴聯電之前,2017年曾兩度來台了解台美法制差異,但需要一位同時熟悉美國、台灣雙邊的財經刑法體系專家引路,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就扮演這樣的關鍵性角色。 不只聯電案,英國商人林克穎在台灣撞死人潛逃案,英國為了進行國際司法引渡,特別派一位檢察官來台灣單獨請教志潔,透過她的指點了解台灣法律,她也獲得英國法院委任擔任專家證人。 兆豐案、聯電案爆發後,「國際法遵」成為台灣打國際盃的當務之急,林志潔是財經刑法領域的頂尖學者,由於熟悉美國司法體系,頓時成為各大金控、高科技上市櫃公司法務部門、檢調單位爭相邀請剖析的搶手學者,也是媒體採訪率最高的學者。林志潔的演講行程滿檔,包括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外邀約。 除了國際引渡、司法互助案件,林志潔也多次受託擔任重大財經犯罪的專家證人與鑑定人,出具專業法律意見。 最知名的案例是趙建銘台開內線交易案,纏訟逾 11 年,歷審 9 個合議庭 34 位法官,均未判無罪過,但因最高法院對「不法所得」是否超過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