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今年美國副總統彭斯對中國發表既定的評論前,不少人都給予大量的關注,尤其是去年彭斯的評論相當的尖銳,今年以來美中在貿易衝突上不斷的加深誤解,因此有預測在措詞上,有可能比去年更激烈。事實上由於美國國內的壓力不小,來自於政治上的,川普總統正面臨競選連任及不按牌理出牌行事作風,無形中帶來的衝擊,他必須減低與中國的貿易衝突,至少於此時此刻,從經濟層面上帶來利多,會緩和情勢的逆轉直下。
我們也看到,彭斯一如既往的批評中國,但到了下半段的時候語氣轉為溫和,特別是他引用了一句古代的諺語 (only the present, but heaven sees the future),指美方寄希望與中國共同創造繁榮和平。話說在東漢靈帝時,有一懷才不遇的秀才司馬貎,有天夢到自己到了陰曹地府找閻王爺理論,駡老天待他不公,結果閻王爺不愠不火回答說:「天道報應、或遲或早、若明若暗、人見目前、天見久遠。」
司馬貌的故事,有點天馬行空,但記載於明代馮夢龍小說「喻世明言」,書中警世之用意甚深,人每不能測天,致汝紛紛議論,皆由淺見導識之故也。我們感到訝異的是,都說白宮內部有華文通,卻連「喻世言明」這麼冷門的典故都能通曉,且把它摘段應用在對外的宣告之上,實不能小覻美國政府內部,文瞻的博學多才。
這也加強了我們再三的提醒週邊的朋友,不要以為使用華語,就沒有人知道你在做些什麼?當沒有人注意你的時候,也許還可忽悠過去,一旦有人想了解你時,不論你用任何稀奇古怪的文字,都瞞不了任何注意你的人。今天的美國,特別是在美中關係非常微妙之際,為了避免給個人增添煩惱,先定位好自己的位置,不做任何超出範圍的事,才能夠心無罣礙的繼續你人生的旅程。因此;凡事三思而後行,想好未來的何去何從?肯定能紓緩莫名奇妙的思緒,讓生活享有恬靜。
從主流媒體的報導中,我們發現光涉及知識產權盜竊的案件,今年以來就有180宗左右,其中含多家知名醫學院在內的全美71家學術研究機構,而且幾乎都涉及華裔科學家,有的早已入籍為公民,FBI的調查人員,把事件歸之為中國竊取生物醫學機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院外項目副主任(Michael Lauer)表示,這已經衝擊生物醫學研究的各個學科。(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首席科學主任(Ross McKinney Jr.)更表示,凡有重要研究項目的醫學院,近乎一半會出現這種現象。
當然,從主觀意識型態上而言,由於美國的科研體系比較開放,而且中國來的研究生比較上對薪酬要求低於主流社會的人,同時也比他們耐心、耐勞,現在因美中關係趨於緊張,容易被懷疑為替中國做大規模的經濟間諜滲透。(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院長(Peter Pisters)承認,其中有一名科學家在電郵中表示,正研究如何把具備專利的冷東DNA試管帶上飛機,交給中國的同事。還有一名科學家向北京提供研究和數據,以換取中國「千人計劃」,每年收取7.5萬美元的額外收入。
我們必須強調這些被發現的郵件往來,均是用中文撰寫,然而並不因此享有「免疫」功能。所幸這些案件都不涉及軍事機密,沒有所謂的「國安問題」,而是有關科研的理念、設計、設備、數據和方法等,遭查的研究人員都在美領取美國政府資助,然後設立研究項目,卻又在中國申請專利。從我們了解的案子中,涉案者若不是角色錯亂,就是「貪」字使他們涉及法律問題,較耐人尋味的是,東窗事發後,他們又很容易以「種族歧視」來做為申辯的工具。
為什麼這二年我們常鼓勵國內來的人學成以後歸國效力,一則是讓自己心無旁騖的將所學,回國後好好繼續研究,再者也可避免給華人社區帶來二度傷害。或許有人會認為,細微的事件華人社區有足夠的逆向力量抗衡,重點是在日後,每個人仍然選擇要留在美國,集體無厘頭的抗衡,反而推進了建立不易華人社區的功能造成不安,影響到在美第二代華人的生存環境。
另一項殘害華人社區至深的是投資移民,矽谷女商人(Bethany Liou)在2016年收取投資款項時向投資人宣稱,投資的資金會注入(Cupertino Fund),然後放到當地的住宅、商業和酒店綜合開發項目,然而款項從未滙給相關項目的開發商,反而流入了(Bethany Liou)的戶口。當她被指控詐騙及挪用(EB-5)投資計劃款項時,她與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達成和解協議,同意支付5000萬美元賠償。此案結果已算是好的,一般而言,投資者都會血本無歸。(EB-5在未完成是介於無與有之間,等待期間既不像無那樣空,也不像有那樣滿,反而把夢築在聽天由命的領域中。)
11月5日紐約皇后區檢察官舉行投票,到了晚上開票的時候,民主黨候選人現任區長(Melinda Katz)以75.1%得票率大勝共和黨的候選人(Joe Murray),順利當選(DA)將於明年走馬上任。現年53歲的Melinda在皇后區的(Forost Hills)長大,擁有法學院博士學位,自2013年當選皇后區長以來,一直與華人社區互動良好,也對少數族裔的文化較為尊重。
贏得選舉當夜,有媒體記者說:「她的當選有你們不少的助力,可有考慮她的主張與華人保守的想法有差距?」坦白說,我們助力的部份是在民主黨的初選中,因為當時極端左傾的另一候選人聲勢浩大,但該候選人主張地鐵逃票屬輕罪,強調警察不能抓人,使我們必須極力保住Melinda,雖然了解她也支持司法改革及大麻合法化。(加州與紐約州,自由主義的思想非常澎湃,特別是大麻的問題上,但Melianda不像另一候選人那麼極端。)
在紐約,特別是地方的選舉,黨部提名在初選中不一定能勝選,可是贏得民主黨的初選,候選人若不出什麼意外,都比較容易獲得勝選。此次DA的選舉,共和黨的候選人(Joe Murray)的主張與保守華人的想法比較接近,卻不見其到華人社區來做廣泛的宣傳。再者華人的選票不夠多,在黨內初選還能起到作用,到了大選根本沒有人太在意華人的選票,況且,皇后區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相較,人數是6:1。
大選前,Meliada一再的到華人社區來拜票,選前又請求華人造勢,我們當然恭敬不如從命的伸出橄欖枝,至少也可以顯示華人「舉足輕重」的地位。最最重要的是,選戰猶如打戰,結果就是必須能贏,否則打再多高空也是枉然。我們期待的是,在自由主義充斥下的司法改革中,萬一與華人有抵觸時,相對熟悉華人的政客,能從文化中多理解華人一點。(華人要能知己知彼,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任何消極的抵抗或吶喊,只會成為「義和團」的現代版。)
這是個什麼世界?
知名美國摩門教家族(LeBoron)的成員,4日在墨西哥北部開車欲前往婚禮途中遭槍手伏擊,至少有9人遇害,包括3名女子和6名兒童,另有6名孩子受傷,死者均為美國籍,居於墨西哥北部。這起攻擊事件地點在墨西哥(Chihuabua)與(Sonora)兩個州交界處的(Rancho de la Mora)地區,當地因毒販和土匪橫行而惡名昭彰。(LeBaron一家人在1940年代移居美國,信奉摩門教基本教義派,由於美國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摩門教掃除一夫多妻的教義,憤而搬至美墨邊境、持有美墨雙重國籍。)
總統川普事後表示,墨西哥總統把打擊毒販集團列為重大議題,但是這些集團龐大又有勢力,有時需要一隻軍隊才能擊敗他們。川普說:「是時候了,墨西哥應該在美國協助下對販毒集團開戰,讓他們從地表上消失。我們只等貴國新總統來一通電話。」墨國總統先對川普表示感謝,但他必須考慮美國如何提供協助,並確保尊重我們的主權,因此;可能暫時不需要外國插手處理這類案件。
目前對發生連幼童都不放過的殘暴事件,各方面有很多傳說,有的說是誤殺,有的說是(LeBaron)家族與販毒集團有恩怨情仇,是一種報復行為,不論何者為真?這種毫無人性的對婦孺下手,都不該被容忍,況且這個家族篤信宗教,很難讓人相信,有什麼與販毒集團產生仇恨的理由。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一名7個月大的女嬰被家人藏於汽車後座,在歹徒亂槍掃射之下,竟躲過了密集子彈射擊,案發11個小時後,被搜救人員尋回且奇蹟生還。
墨西哥毒販組織是連市長都敢殺的猖狂,眼中除了金錢利益,根本無視法律的存在。有人曾說這些挺而走險的黑幫份子,都是來自於被欺壓的低下階層,究竟是為世所逼,還是利益逼他們自我成魔?不值得去研究,至少我們看到的是,為了金錢,他們幾乎是容不下任何人,不斷地把悲痛帶給他人,壞人當道作威作福,是另一個問題,把世人的視覺帶入了黑暗世界,才是不可原諒的事情。
面對世間的千變萬化,我們非常清礎,情勢不可能逆轉,面對喪心病狂的事件,也許大家應該努力不使負面情緒擴散。在阿肯色州有一23歲女子(Chastity Patterson)日前在她的臉書上分享,過去四年她每天都在手機傳訊息給已離世的父親分享生活,沒想到,近日竟得到回覆,讓她感動分享訊息內容。她也描述每天傳短訊給父親,讓他知道她如:完成大學、戰勝癌症、失去了友誼、遭男友背叛等。
(Chastity Patterson)奇跡的得到回覆,是這個手機號碼現在的擁有人(Brad),他說:「我的女兒在2014年8月出了車禍離開人世,卻因為收到Chastity每天的訊息,讓我重新振作起來。」四年來(Brad)一直不敢把真相告訴她,是怕她難過,最近知道她要結婚,且她短訊說:「我很害怕結婚因為婚禮上我必須獨自走長長的紅毯,而你不會在身邊告訴我,一切都會順利,我只想說,我真的很愛你,也很想念你!」這才觸動了(Brad)回覆她的短訊,並給予鼓勵與祝福。(無巧不成書,這段佳話使我們感受到,世界有一點暗,光明卻也無處不在。)
取象日比,取義日興
中國商務部7日首次披露,美中雙方已同意將分段取消雙方已加增的關稅,並強調,按照「同步等比率」,這是達成貿易協議的重要條件。但有熟知談判內容的消息靈通人士指出,整個過程面臨來自白宮內外部顧問的強烈反對。主流媒體在報導上也強調,同意取消關稅將是第一階段協議中的一部份,具體細節仍在討論中。白宮高級顧問(Kellyanne Conway)也表示,川普總統急於簽署該項協議。(今天11月8日,川普又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但不足為奇。)
為什麼總統川普會放緩自己的態度?依我們看有幾點:(一)聯邦政府公布資料顯示,受美中貿易戰與氣候變遷的影響,9月美國農場破產率比去年同期上升至24%,大大不利川普的連任之旅。(二)烏克蘭電話門事件,愈來愈不利於川普,「彈劾」有可能正式付諸於表決,衆議院共和黨領袖(Jim Jordon)正在積極加入「情報委員會」,此舉反映共和黨將加大力度護航。(三)肯州州長(Matt Berin)是川普的鐵粉,在該州的選舉中,以5000票敗於民主黨人(Andy Beshear)相差得票率的0.4%,雖然他拒絕承認失敗,要求重新計票,但是2016年川普在肯塔基州是贏得選舉人票的,這將是很大警訊。
長達16個月的跌宕起伏的貿易談判使美中都同感疲累,兩大國在角力的過程中,內傷的程度都不小,這就好比兩個武林高手對決比武功高下,有一方倒了,站著的一方偷偷背過頭去吐血一樣,倒的人不見得輸,站的人更不見得贏。因此我們認為,美中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己露曙光,就等兩國元首商議好見面的時間、地點。(貿易衝突,告一個段落之後,由於國情、政策、價值觀的不同,美中兩大國在各個領域的競爭,特別是在高科技方面,是永遠不會停,從國際局勢來說,它是良性的,維持了世界和平的機制。)
彭博的加入民主黨初選是假設議題
NBC報導,紐約市前市長彭博8日在阿拉巴馬州民主黨初選截止日期前夕,臨時決定補交申請文件,為自己參加初選做準備。彭博助理(Howord Wolfson)向媒體表示,彭博越來越覺得目前民主黨參選人不可能打敗川普,使他有意給民主黨人有新的選擇。如果去年彭博就下定決心,並開始參加競選,我們認為他是有可能得到青睞的,但他再三猶豫,現在民主黨的前五已打的難分難解,各自都擁有一定的鐵粉,彭博臨時異軍突起,勝算的機會不大。
彭博在紐約市長任內,曾經為了能做第三屆市長,不惜運用潛在的力量逼著議員修改法令,等到他順利當選任期做完之前,又再次運作把任期改回到原先的「二屆」。顧雅明、陳倩文能做三任的市議員都是拜彭博之賜,因此;彭博的霸氣是絕對不亞於現在的川普,在彭博擔任三屆紐約市長期間,他的資產增加了多少倍?是有據可查的,不必我們重覆。他與川普最大的不冋是,他比較慷慨,捐款做慈善和支持政治議題出手比較大方。
關於作者
杜彼得,自由作家、資深媒體人、節目主持人、紐約華人社區僑領、紐約法拉盛華人(工商)促進會總幹事。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or reflect the views of Media To Share with Aric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