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 支持台灣重返世衛組織

美眾院議員約霍提案、新任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連署的支持台灣重返世衛組織法案,1月22日在眾院無異議通過。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研議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衛觀察員地位。

據中央社報導,這項法案去年也曾在聯邦眾議院表決通過,但因為參議院議程緊湊,未能排入參院法案表決議程。根據規定,在新國會成立後,所有未經參眾兩院通過生效的法案,都必須重新提案。

美國新國會在3日正式運作後,約霍(Ted Yoho)在小修法案內容更新至最新資訊後,於8日再度提案,並獲得麥考爾(Michael McCaul)、恩格爾(Eliot Engel)、夏波(Steve Chabot)與費茨派垂克(Brian Fitzpatrick)等議員的共同連署。

這項法案22日在眾議院院會無異議通過後,將送交參議院表決。

法案主要是要求美國國務卿研議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地位。

法案指出,台灣從2009年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活動。但在總統蔡英文於2016年上任後,台灣的國際空間遭到中共打壓,2016年世衛大會邀請函姍姍來遲,2017與2018年更是未能接獲邀請。

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應支持並協助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若是台灣仍未能獲邀出席,國務卿必須提交報告說明。

美國國會長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去年5月世衛大會召開前夕,包括現已退休的時任眾院外委會主席羅艾斯(Ed Royce)與恩格爾在內的172名眾議員,聯合致函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要求世衛組織應無條件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及相關技術性會議。

美國國務院的一貫立場則是支持台灣成為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以主權國家為會員資格的國際組織。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去年出席世衛大會時,曾公開發言力挺台灣,強調台灣不該被世衛組織排除在外,表示對於台灣不能參與世衛大會,「我們再次表達失望」。

Aric Chen

Welcome to Media To Share with Aric Chen! Our quality coverage of current events spans from local and national stories to international conflict. Let's Share Stories With The World!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Next Post

卓越貢獻社區30年 美國紐約福壽老人中心主任王能榮休

Wed Jan 30 , 2019
擔任美國紐約華策會福壽老人中心主任30年的王能,正式退休,1月29日,華策會為他舉辦歡送會,約200人出席。眾人紛紛向他送上鮮花、為他切蛋糕、與他合照留影,感謝王能把自己最年富力強的30年奉獻給老人中心,大家在表達不捨的同時,也祝福他展開嶄新的、豐富的退休生活。 華策會董事長曾翁若梅、首席執行官何永康及福壽老人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羅一玲等,在慶祝會上感謝王能對老人中心及社區多年的貢獻及付出。 紐約市市議員顧雅明及各民選官員均派員參加歡送會,包括市國會眾議員孟昭文,紐約州參議員(Senator Toby Ann Stavisky),主計長斯靜格(New York City Comptroller Scott M. Stringer),皇后區長凱茲(Queens Borough President Melinda Katz); 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錫(Assemblyman Ron Kim)、與李羅莎(Assemblywoman Nily Rozic)等,並頒發感謝信,感謝王能對社區的貢獻。 華商會總幹事杜彼得等社區人士也出席了歡送會。 王能在1989年的二月份開始擔任福壽老人中心的主任,在此之前,他擔任中心的個案專員及聯絡員。當他開始工作的時候,有大量的中國及亞裔移民湧入皇后區法拉盛,他們非常需要資源及社區服務,像許多其他的華策會員工一樣,王能不僅為服務社區,也是社區的一員,他整個的職業生涯為華策會工作,他和他的家人也一直活躍在社區的事業中。 王能表示,自己目前對退休生活還沒有具體的規劃,但「希望為社區盡更多力」。 王能發表六頁紙長的致辭,他回顧,32年前他不滿30歲,就到華策會從事耆老服務,不過他1986年去面試時,應聘的是服務年輕人的崗位,「面試我的是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主任陳淑齡,我很緊張,面試一路順利,到最後一個問題,問我是否有服務年輕人的經歷,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Young People?洋人?』我立即回答:沒有。回答完後,我就後悔了。陳淑齡就說,那你就去服務耆老的項目吧。」王能說到這,眾人都哈哈大笑。 福壽老人中心辦得有聲有色。王能說,他從前輩那裡受益良多,他的經驗是緊緊抓住兩點:一是從事社工,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單幹,需要與其它機構合作;二是要「重視預算」,「管理老人中心,就像管理一家公司一樣,若生存不下去,怎樣發展?」 王能介紹了在福壽老人中心發生的、曾改變了聯邦福利立法的事件。1996克林頓總統要修改聯邦福利政策,聯邦社會部的部長為修改福利立法來紐約調研,在皇后區只選擇到福壽老人中心聽取意見。他抵達福壽中心後,一個86歲、從香港來美60年但無身分、依靠現金補助(SSI)生活的老人,向部長直言不要取消她的SSI。部長把她的呼聲帶回白宮,後來克林頓簽署的法案,聽取了這個的意見,沒有取消在改革實施前已領取SSI的無證移民的這項福利,惠及了全美像她這樣的無證移民。 跟隨王能多年的的福壽老人中心執行委員會主席羅一玲哽咽表示,老人家們跟了王能這麼多年,「萬般不捨得他離開」。她也希望大家記住福壽老人中心對華策會的貢獻——現在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大樓所在的地塊,是福壽老人中心的耆老省吃儉用買下來的,「我們先後搬過七次家,有一次實在找不到地方,只得搬到佛光山,呆了九個月」,老人們只吃素、沒有肉吃的日子都經歷過;因為場地不穩定,所以耆老們決心一定要買自己的物業,後來用省下的錢及捐款買下現址,地塊於2008年改建,2017年福壽老人中心回遷。 2019年1月31日,鄭石將擔任華策會福壽老人中心的新任主任。 鄭石擁有在社區服務機構協助和指導服務亞裔社區,移民及難民的社區服務超過二十五年的經驗。他之前在亞洲人平等會的新美國人機會中心擔任主任,在法拉盛開發了老人日托及職業培訓計劃。在此之前,從1998年至2012年,他擔任美東越棉寮華僑社區中心行政總監,期間他為美國亞裔移民及老年人創建了許多服務項目,其中包括在華人社區的第一個預防虐待老人的服務項目。 福壽老人中心位於華策會皇后區社區服務中心內,此服務中心為各年齡的社區人士提供不同的社區服務,包括幼兒教育,特殊家庭服務,年長者社區服務就業計劃,青少年服務,職業培訓及成人英文班等。 關於華策會 於1965成立,華策會是一個創造正向社會變革的社區服務機構。 華策會為紐約市的華裔美國人,移民及低收入家庭提供服務,確保他們得到公平的資源及機會。華策會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機構,為超過六萬個個人及家庭在教育,家庭,社區及職業方面提供協助。

Authors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