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這是一封華裔選民聯盟創辦人、前中華公所主席陳玉駒發布的讀者投書,標題為《40年對華埠不離不棄無人能及 請僑胞全力投票支持陳倩雯連任》,回顧華埠近幾十年歷史,詳談他對陳倩雯市議員的評價。陳玉駒主席在華人社區地位舉足輕重,關注紐約華人前景。希望這封公開信讓紐約華人對華埠歷史有更充分了解, 在9月12日這場關乎華埠未來的選舉中做最佳選擇。
本人曾經有幸獲得一眾華埠僑團信任,於2004-2006年膺選擔任紐約僑團之首中華公所主席一職,因此對於鼓勵華人參政、動員僑胞投票、維護華僑權益一直感到責無旁貸,當年並創立華裔選民聯盟及邀請三位民主黨市長參選人出席本人所舉行的政見會,同台辯論,藉此成功催動僑胞的投票熱情。
目前9月12日的市議會選舉在即,本人再三思索,最後還是決定把自己手中的一張選票投給現任市議員陳倩雯女士,並希望以些微的力量,呼籲華埠其他僑胞也支持她連任。
有此想法,最主要是考慮到紐約市政治圈裡有論資排輩的原則,而陳倩雯和顧雅明兩位華裔候選人都因為前市長彭博留下的歷史因素,擁有第三次當選的契機。如果陳倩雯等兩位華裔議員連任成功的話,就會自動成為市議會50個議員中最為資深的一批,政治勢力和談判籌碼也會更上一層樓,換句話說,也就是能夠為我們的社區帶來更多的資源和福利。這一點絕對不是任何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伙子能夠做到的。
我要強調的是,雖然本人打從心裡希望能夠有一位能夠反映華裔文化、背景及利益的人物成為我們的市議員,但我一直不認同單憑種族就能夠選取最佳的民意代表,也認為應該鼓勵朝氣勃勃的年輕人參政,帶來新思維。但是縱觀目前的三位挑戰者,他們基本沒有任何長期的社會服務經驗,更遑論擁有足夠的人生經驗以瞭解華埠乃至整個紐約社會各界的不同,及能夠推動平衡的立法和政府政策。
反觀陳倩雯,過去40年中多次參選,但每次敗選後都立即收拾心情,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服務社區,對華埠不離不棄。而且她一直屢敗屢戰,並視失敗為成功之母,每次敗選都積極從中吸取教訓,最終在八年前一舉當選華埠第一位華裔市議員,為華人爭光。在我的記憶之中,過往的幾十年間其實也有過許許多多不同族裔的年青人企圖搶下市議員席位,他們在選戰過程中大多以破舊立新的形象出現,然後攻訐現任,甚至展現一派“救華埠萬民於水深火熱”的氣概,但每每選戰一過立即跳離社區,另謀出路,消失於無蹤,對華埠乃至整個下城可謂毫無留戀。後來仔細想想,其實當中的許多宣傳手法不過是自我吹噓,嘩眾取寵,但最終卻導致華埠選票分裂,長期難於產生自己政治代表的惡劣效果。因此目前絕無僅有的華埠代表陳倩雯既然能夠打破這個宿命,我們更加要全力保護。
談到幾十年一步一腳印的走來,我不能不說,目前華埠平價屋數量之多在整個紐約市名列前茅要歸功於陳倩雯。無論是過往興建孔子大廈爭取招聘華人員工,或者後來松柏老人大廈的示威遊行都有她的身影,然後幾十年幫助租客維權抗爭,再到八年前她甫上任旋即打破政治僵局,成功在荒廢多年的下東城蘇域柏地皮興建一千個公寓,為社區帶來500個平價單位,這些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上月當我從新聞上看到成千上萬人蜂擁申請老人屋的狀況,更感覺陳倩雯居功厥偉。
我今年已屆耄耋,雖然仍然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但無可否認的是,和華埠其他很多的長者居民一樣,我也常常會覺得力不從心,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需要不少政府政策配合。而在這一方面,我認為陳倩雯在過去八年之間做得十分優秀。我記得過往每年市政府與市議會談判老人經費,都得老人家們勞師動眾上街示威抗爭以免老人服務項目被刪減。但是目前因為陳倩雯身為市議會老人委員會的主席,能夠與紐約市長白思豪直接談判,除了確立今年為“紐約市老人年”,最終更訂下2300萬元的老人服務經費,以後這筆經費只增加不會減少,使一眾長者受惠,這些都是陳倩雯的功勞。
我們常常在報章上看到的都是一些大的政策、大的事件,但事實上民生無小事。陳倩雯的辦公室素日裡一直都在幫助許許多多的市民處理個人事務。我常常聽到身邊一些長者朋友在討論去她的辦公室得到服務,從申請老人免加租到移民家庭團聚,應有盡有。因為大家的關注重點不一樣,社區居民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但她的辦公室依然能夠耐心幫助市民解決,特別是協助不諳英語的僑胞與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這點特別令我感到十分佩服。
當然,曹操也有知心友,關公也有對頭人,特別是在政治圈,無論你做得多好都會有反對的聲音。在華人圈子中也有極少數人士反對陳倩雯,有的是因為私人恩怨糾纏不清,有的則是為了政治圖謀。而且這些人攻擊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然而不少邏輯不通,強詞奪理。但是在警員梁彼得事件中,我也理解有部分僑胞可能對陳倩雯的言行有所不滿。不過冷靜思忖,此事當中涉及不少複雜的法律、道德、公義論點,然而撇開此案不說,如果單以一事就論定陳倩雯沒有維護華人利益,那是一個很以徧蓋全的說法。過去遠的不提,我們先想想幾年前華兵陳宇暉在阿富汗被虐待致死事件,整個事情糾纏多時,但是陳倩雯卻一直馬不停蹄,風塵僕僕地為陳家伸張正義,甚至遠赴北卡軍事法庭,面對美國強大軍方也毫不退縮,為我們爭取權益。我認為,我們看人要看一個長久的記錄,不能夠因為單一事件而妄下結論,若單憑一事便否定陳倩雯的政績,那是十分不智的行為,最終只會影響到我們自己長治久安的利益。
中國有句古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事實上,如果大家們放眼整個紐約市,誰敢說哪一個政治人物是十全十美?哪一個選民能夠對自己選出的政治代表感到絕對稱心滿意?但是在我的眼光之中,權衡輕重之下,目前陳倩雯就是華埠最理想的選擇。我二十年來一貫堅定支持陳倩雯,我們今年也決定把全家的三票投給她,事實上,如果作為資深議員的陳倩雯被一位你不懂他,他不懂你,名不經傳的新人取代,你想會有什麼後果?你認為將來真的能夠為華埠居民爭取權益、惠及華埠嗎?萬一其落選,後果如何已是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希望敦促各位僑胞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在9月12日將選票投給數十年對華埠不離不棄,為華人權益奔走的草根女兒陳倩雯,繼續投票保護華埠在市議會裡面唯一的代表。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or reflect the views of Media To Share.